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及大量PPT课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性,增加了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化学实验 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投影技术,增强实验现象的明显度和可观察性
通过十多年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学化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即使可以演示也很难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只能背诵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不能弄清反应原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可信度降低,致使老师想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然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模拟,或采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计算机前进行某些实验的模拟操作,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明显度和可观察性。例如:做金属铁的缓慢氧化实验时,由于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很慢,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根本不能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为此,我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PPT,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操作,通过计算机学生能很快就观察到金属铁发生缓慢氧化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摄像、剪辑技术,增加实验的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学校要求我们化学老师对教材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尽量的进行课堂演示,这样就带来了问题,有些实验演示起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老师不能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采用信息中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进行动态的演示,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将实验操作的内容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制成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投影屏幕上[5],把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增强实验的时效性,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三维动画可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能使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不仅对实验结论信服,更体会到有些化学反应是缓慢发生的,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同时,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各项技术辅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实验中某一变量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实验现象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在化学实验中一旦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的现象,如果在实际的实物实验操作时进行某些危险性现象的演示,可能会因产生某些不安全的因素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不过,运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等各项技术辅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对实验过程进行加工和演示,使实验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本质及规律。比如:教师在讲《原子和分子》这个课题做粒子的运动(浓氨水使酚酞变红)实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Flash技术制作一个课件PPT,用小球表示氨分子,并制作出其向装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运动的轨迹以及酚酞溶液由浅红到红的缓慢过程,并且让学生操作计算机。这样就好像给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用自己的实验去探索到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继而关心这些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学习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活动与探究实验是学生独立实验的最好机会。得到认可后,一种成功的喜悦溢满心头,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学习动力,有力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的错误操作以及一些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实验
这些年的教学发现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许多操作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怎么讲,总有一些学生会做错,这当中某些错误的操作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老师不敢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因为不能亲自尝试这些错误的操作带来的危害,因此对错误操作不够重视。但是,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可以制作一个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的模拟动画,将水到入浓硫酸中,使水和浓硫酸一起飞溅出来,溅到错误操作者的身上。
我们大家都知道化学中的一些药品和气体是有毒的,教师和学生是不能闻气味的,一些学生往往会有心理学上讲的“逆反心理”,对这些药品和气体有一种好奇心,非常想尝试着去闻一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PPT来模拟这些实验来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例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学生是不能去闻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可以达到消除污染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双重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投影技术、摄像技术、剪辑技术的强劲优势在于它们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展示微观世界,微缩宏观世界。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更新学法,真正体现学习的研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性、时效性、实验现象的明顯度和可观察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强化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刘文锦,中学化学实验改进探索
[2] 竹叶青,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3] 晓雨,杨学萍,《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化学实验 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投影技术,增强实验现象的明显度和可观察性
通过十多年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学化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即使可以演示也很难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只能背诵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不能弄清反应原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可信度降低,致使老师想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然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模拟,或采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计算机前进行某些实验的模拟操作,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明显度和可观察性。例如:做金属铁的缓慢氧化实验时,由于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很慢,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根本不能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为此,我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PPT,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操作,通过计算机学生能很快就观察到金属铁发生缓慢氧化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摄像、剪辑技术,增加实验的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学校要求我们化学老师对教材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尽量的进行课堂演示,这样就带来了问题,有些实验演示起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老师不能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采用信息中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进行动态的演示,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将实验操作的内容用文字、图像等形式制成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投影屏幕上[5],把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增强实验的时效性,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三维动画可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能使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不仅对实验结论信服,更体会到有些化学反应是缓慢发生的,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同时,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各项技术辅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实验中某一变量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实验现象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在化学实验中一旦操作失误或者不规范,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的现象,如果在实际的实物实验操作时进行某些危险性现象的演示,可能会因产生某些不安全的因素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不过,运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等各项技术辅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对实验过程进行加工和演示,使实验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本质及规律。比如:教师在讲《原子和分子》这个课题做粒子的运动(浓氨水使酚酞变红)实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Flash技术制作一个课件PPT,用小球表示氨分子,并制作出其向装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运动的轨迹以及酚酞溶液由浅红到红的缓慢过程,并且让学生操作计算机。这样就好像给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用自己的实验去探索到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继而关心这些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学习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活动与探究实验是学生独立实验的最好机会。得到认可后,一种成功的喜悦溢满心头,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学习动力,有力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的错误操作以及一些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实验
这些年的教学发现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许多操作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怎么讲,总有一些学生会做错,这当中某些错误的操作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老师不敢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因为不能亲自尝试这些错误的操作带来的危害,因此对错误操作不够重视。但是,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可以制作一个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的模拟动画,将水到入浓硫酸中,使水和浓硫酸一起飞溅出来,溅到错误操作者的身上。
我们大家都知道化学中的一些药品和气体是有毒的,教师和学生是不能闻气味的,一些学生往往会有心理学上讲的“逆反心理”,对这些药品和气体有一种好奇心,非常想尝试着去闻一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PPT来模拟这些实验来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例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学生是不能去闻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可以达到消除污染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双重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投影技术、摄像技术、剪辑技术的强劲优势在于它们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展示微观世界,微缩宏观世界。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更新学法,真正体现学习的研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性、时效性、实验现象的明顯度和可观察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强化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刘文锦,中学化学实验改进探索
[2] 竹叶青,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3] 晓雨,杨学萍,《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