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农垦工作显实效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qeed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通化市现有农垦企业20户,按生产情况分:生产企业13户,关停企业7户。按经营内容分:专业参场8户、鹿场8户、贝母场1户、果树场1户、制药厂1户,场办工业制药厂1户。按隶属关系看,20户企业分别隶属于各县(市)农业局管理。全市农垦企业总人口6036人,职工2239人,离退休职工728人;土地总面积633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927公顷,耕地面积993公顷。
   从目前生产情况看,第一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由于国家实行粮食和良种补贴政策,提高了农场种粮的积极性,生产面积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3.2%。全市农垦种植企业克服了低温和局部干旱等恶劣气候影响,采取保温、保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项措施,确保了2011年粮食生产安全和健康发展。201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6000吨,同比增长7%。其中玉米5250吨,水稻700吨,大豆50吨,同比分别增长6.3%、8.5%和10.6%;以8个鹿场为主的养殖业,由于2011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积极性提高,鹿存栏4500只, 产鹿茸1500公斤,同比分别增长8.2%和10.8%;人参产业2011年市场前景看好,价格走高,通化市8个参场人参留存面积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5%,全年人参产量200吨,产值2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工业生产以天强药业为主,在市场竞争激烈、能源及各种成本价格上涨、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以销售定产,其中主要产品麝香抗栓丸销售占总收入的20%,舒筋胶囊占12%。该企业2011年销售回款加快,流动资金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产品产量满足销售所需,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1年实现产值2090万元,同期比增长24.3%。
   养老保险情况 通化市各级农垦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社保部门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并提供了大量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数据,在组织企业参加社保过程中,努力做到应保尽保。2011年9月末,20户农垦企业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参保率达到百分之百。所属企业的728名离退休职工足额领取养老保险金,实现了老有所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市2239名在册职工,包括822名顶岗工在内有1980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8.4%,通化县5户企业、辉南县4户企业、集安市2户企业,在册人员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农垦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经营,拖欠银行巨资,特别是职工老无所养问题十分突出。分散经营后,职工无力或无积极性交纳社会统筹养老和医疗保障等费用,造成对保险部门的拖欠,预计全年全市农垦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4500万元。
   危旧房改造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相关部门文件精神,通化市各级农垦管理部门和农垦企业积极开展了危旧房改造和项目申报工作,年初根据申报情况,计划全年完成危旧房改造393户,面积18760平方米,计划投资1430万元,其中,争取补贴资金589.5万元,对有危旧房改选任务的,对市、县两级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每月调度进展情况。2011年9月29日,通化市农委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县(市)农业局落实危旧房改造工作任务汇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各县(市)积极开展工作,加大了督促检查了落实力度,目前,所有企业的危旧房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全市农垦企业劳动力转移467人,年收入500万元。
其他文献
辉南县是一个半山区农业县,总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5万人,占总人口的60.5%,农村劳动力13.3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1.9%,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6万人左右,占农村劳动力的45%。能否有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安置,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促进全县劳务经济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作者近期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查阅了有关数据资料,对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发
各市(州)党委、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省军区政治部,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各省(中)直帮扶部门和单位:  2012年,各省(中)直帮扶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的总体部署,不断强化帮扶工作职责,积极为示范村提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规划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示范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帮扶工作中,
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技术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使淡水资源不断恶化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以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做到适量、适时灌溉,可以使灌溉用水大幅度的节约,做到有效用水;可以使农业耕作技术和种植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从而带来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质量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可以使农业更现代化并且不断推进科学化管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坏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农经机构队伍建设是做好农经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在当前农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农经机构队伍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但是,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工作人员的精简,当前乡镇农经机构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实际困难。  1.乡(镇)农经机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1.1机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