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河南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确立了“旅游立省”、“文化强省”的发展道路、设定了发展的重大思路、做出了较为缜密细致的部署之后,还不能忽略一个重大问题——河南旅游文化传播的问题。
  
  问题的紧迫性
  
  近些年来,河南对外的旅游宣传卓有成效,河南有不少的景点景区都通过这种方式使外界了解了自己,从而吸引了外地甚至境外的旅游者,河南旅游业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业内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河南旅游业仍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全国的地位、在全国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仍然较小。这样大的差距,表明河南旅游业的确存在较大的问题。除去旅游发展资金差强人意、总体环境营造欠功夫,还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不尽合理,宣传推介做的不够深入有关。
  按照众所周知的说法: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
  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河南自然风光一旦揭开面纱,就会吸引游人纷至沓来,焦作云台山、栾川自然风光游的勃兴就是明显的例子。从而造就了我国旅游界的“焦作现象”和“栾川模式”。
  河南的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遥遥领先。然而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河南人文景观的黯然失色。
  笔者认为,无论是“焦作现象”还是“栾川模式”,都在宣传推介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否则,真的就是“酒好也怕巷子深”,缺少了美的发现,美只能自生自灭,不能充分发挥其全部价值
  所以,对于河南旅游来说,在做好其他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宣传推介,尤其是立足于河南旅游资源人文特色最突出的基本省情,做好河南旅游文化传播工作,是当前更加急迫和突出的任务。
  
  河南旅游文化传播的内容
  
  要做好河南旅游文化的传播,首先要明确河南旅游文化的内容。而此前人们所看到和论及的河南旅游文化,无非是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7个方面内容:这些方面不能否认确属河南旅游文化无疑,然而挖掘的深度不够。作为文化传播的需要,我们必须更进一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才可以真正谈到弘扬和传播。
  为此,我们可以将其中具有内在统一性的部分内容合并起来进行研究推广。如英雄文化、武术文化可以概括为尚武精神;史前文化、姓氏文化、神龙文化可以概括为文明之源;政治文化、圣贤文化、名流文化可以合并理解为精英文明;思想文化、宗教文化可以介绍为精神世界;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民俗文化可以称之为现实生活;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可以通称为尚文精神。这样就可以将中原文化进一步理性化,并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建立了联系,更利于树立中原文化的基础性和前导性的历史地位。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热一脉相承。可以带动许许多多的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传播学者、旅游业内人士一起加入到河南旅游文化传播的工作实践中来,将比当前只有官方表面性的旅游推介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
  当然,在全国各种各样的专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河南理应产生更多、更有影响的旅游文化传播专家,更重要的是河南的对外推介更增加了成功的把握。
  
  河南旅游文化传播的媒介和途径
  
  河南旅游文化传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途径,因为河南旅游文化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部门的领导四处宣讲这样的形式,更应该找到处于经常运行状态的常规媒介和途径来进行,这样,河南旅游文化传播才可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将河南旅游文化的传播变为经常性、习惯性、事务性的常规工作。
  这样,我们需要重视的媒介中就不能不包括一些传统的传播媒介和途径。
  如专门的旅游文化广播、电视栏目或频道、纸质的传媒如专门的旅游文化类报纸杂志或其他宣传页、宣传画;现代性较强、易于为年轻人所接受的专业旅游文化传播网站或网友论坛,MSN、QQ群组等具有探索和联络双重职能的新传媒;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浓郁河南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或者在街头赠送路人的小巧、实用的日用品;在人口稠密区或人口流量较大的路段、群众性活动场所举行的旅游内容较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娱乐活动等。
  
  河南旅游文化传播的现实出路
  
  第一,官方支持和鼓励旅游企业和员工、旅游教育机构、各种传媒的旅游文化研究、旅游文化传播工作。
  
  第二,各种相关机构和组织深入进行旅游文化及旅游文化传播、可操作的传播手段、方式等的科学研究,建立旅游文化传播的学科体系。
  
  第三,打破传统观念和意识,将导游、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或旅游服务岗位看做旅游文化展示的平台、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造成全员搞河南旅游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第四,旅游类教育机构——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首先要开设相关课程,条件适合的可以尝试开设旅游文化传播专业,以培养专业的旅游文化传播大使和专职工作人员。
  
  第五,旅游、文化、传播多学科互动,多部门协作,为河南旅游文化传播、河南旅游业的兴起摇旗呐喊,为河南树立自己的形象,激发其他地区旅游者内心深处对河南的向往,为河南以及中原崛起做好切实的工作。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对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职教教师应该具有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是学者、教育者、工程师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因此,职教教师的培养,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  职教教师专业化是社会教育分工精细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较为成熟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我国应建立一套适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艺术素质教育已被列入我国的教育总纲,音乐作为人类相互交流的第_二语言,是培养和构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条件,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均把音乐教育的质量作为国家进步和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具体体现。李岚清同志曾经敏锐地指出,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名艺术素质
摘要:短信文学是伴随着手机的普及、结合汉语的特点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语体形式,本文从短信文学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得出结论:作为一支尚未成型的文学力量,短信文学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独特魅力,必将在现有的文学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短信文学 汉语 艺术魅力    科技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通信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手机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以其简短、快捷、价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