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小学生的阅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途径,良好的阅读方式对一个人一生有很大影响。对小学生来讲,孩子们正处于天真无邪的时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阅读好的书籍无疑是为孩子的未来构建出一个美好的框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习惯能够决定一个人的阅读方式,甚至影响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加以引导。课本倡导《和大人一起读》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有效的阅读方式,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阅读必不可少,它会伴随孩子一起成长。它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充实、更丰盈。可是,好多老师、家长纠结于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始终找不到方向。为此,我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以及在自己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儿心得体会分享一下,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广泛理解阅读内涵,激发阅读的兴趣
  对一个处于不断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不能将孩子的阅读局限在经典诵读的范畴。阅读的范围应与时俱进,延伸阅读的空间,扩大阅读的视野。比如,在孩子上低年级阶段,家长不能只是将国学或《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经典拿来让孩子朗读。应先通过让孩子读大量的绘本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比如,《最奇妙的蛋》《彩虹色的花》《小熊进城》等绘本就是相当好的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籍。在低年级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策略。不能只将目光盯在经典读物上,孩子对经典书籍的喜爱与阅读,来自于对感兴趣的书籍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不然对理解不了的东西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二、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需要慢慢去坚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就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做到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摘抄出来,并且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词语而且学会运用。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很多字词不认识、不理解,要让他们养成会用工具书的习惯。
  孩子习惯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力,所以我和家长一起去培养他们的习惯。在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我给孩子们每人语文书上帖阅读记录表,让孩子读完书以后家长填写我们检查。但是,由于一部分家长的不配合,导致开展不下去。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我们的微信群,让孩子回家读书后在微信群里面汇报,我利用下班的时间在家里听取他们汇报的成果,这样做虽然很累,但是效率大大提高,孩子们喜欢上了这种阅读方式。
  倡导碎片阅读,让学生利用早上早读前到校时间进行阅读。在我的倡導下由最初两三个孩子读书,我对他们进行表扬,慢慢早上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早读前孩子们都认真读书了,这样不安全事故也少了很多。
  人人都愿意做个“小小朗读者”,受央视的影响,我让孩子在每节课前的两三分钟时间里,读自己喜欢的故事、古诗、名人名言、自己的小习作等。孩子都喜欢展示自己,想要展示就要读很多书籍,慢慢孩子们就养成了背诵古诗词的好习惯。
  利用有声读物间接让孩子爱上阅读,我经常利用时间给她将故事,听朗诵、朗读。听完之后,觉得孩子兴趣正浓的时候,再适当让她进行模仿,或者复述故事,更有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视频与阅读结合的方式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良好阅读方法的策略。比如,在观看电视剧的同时可以辅以相应的漫画书籍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如果这时家长能够与孩子互动发表各自的观点,那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阅读能力的提升点。
  三、倡导和大人一起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一个有着优秀阅读习惯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整天抱着手机、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围着麻将桌的父母绝对培养不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父母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陪伴着孩子成长。部分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买来了书籍,孩子读与不读是他的事,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以及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阅读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核心地位。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父母不仅仅影响着孩子的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自己文化素养与教育孩子能力的提升。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好的方法加坚持阅读才能有所提升。培养孩子一个好的习惯要看的是培养者有没有持久的意志力,三天打鱼式的培养是不会出成果的。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使课内外内容有效衔接起来。这样不仅可促进课本内容的有效渗透和学生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文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内外阅读进行相互促进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延伸课内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课内选段的背景,增进学生的理解
【摘要】在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语文作文的命题有一突出特点,就是时评类的材料作文出现频率的上升。以2016年为例,其出题要点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当前社会焦点,反映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培养当代青年的公民意识、社群意识有着积极作用,表现出语文教学的理念。同时,时评类作文还可以着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展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时评写作;高中;思维发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两大基础要素,同时这两个要素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联,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  力,来提高写作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简单阐述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的作用与价值、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
【摘要】在新课标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以开阔小学生视野,促进小学生对语文词汇以及语文知识等的积累,使小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还利于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语文课外阅读之中,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铺垫好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意义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