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几个方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求异度越高、求同性越好,学生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的能力就越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越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教学的灵魂,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它符合教学相长的规律。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是另辟蹊径的独到见解。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常规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对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往往习惯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在解决新问题面前,这种思维定势是一种负迁移,作用是消极的。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同时,养成经常逆向思维的习惯,“反其道而行之”,破除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当m是什么值时,对于两个关于x 方程x+4mx+3-4m=0,x+(m-1)x+m=0至少一个有实根。如果从正面求解,会出现三种情况,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而考虑其反面“两个方程都没有实根”。然后求解,解法很简洁。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揭示本质,弥补了正向思维的不足,使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通过直观因素来解决抽象问题,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观察力和概括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无疑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用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参考文献:
  [1]《教学改革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2]张奠宙,《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工程大纲》,〈数学教学〉,1999
  [3]李巧.数学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探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11)
  [4]陈亮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23)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借助文本和作者心灵对话。当今信息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阅读是不可替代的。上网、看电影、电视时,你可能较少思考,更少想象,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所以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
小说阅读试题在近年职高语文教学考试新课标试卷中频频亮相,已成为热点、重点和难点三点合一的高难度系数试题。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小说有所忽略,那么复习阶段就应该有思考有
小学语文教学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现象仍旧存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取穴规律,以期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取穴提供指导.方法: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针灸”为检索词,查阅中国知网(CN
目前 ,全军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法学课 ,有固定的教育时间和专职的法学教员 ,法学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 ,在依法治国的“法治”大背景下 ,伴随着依法治军目标的推进 ,
摘 要: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都有可能是信息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学过程也就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充其量就是一个“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信息载体,或者说是一位有责任帮助学生设计最好的训练方案,为学生做最为优质服务的教练员。  关键词:传递;信息源;信息载体;责任  现实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课堂貌似民主开放,热热闹闹,似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短短几分钟的一个小游戏却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调动小学生上课的气氛,更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本
目的:了解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中施予宫腔填纱疗法+米索前列醇疗法的临床可靠性.方法:选取73例出现前置胎盘后于2015年05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妇产科的确诊病例,施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初中语文作为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意识的有效教育课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初中语文课程的优势,用语文课程独特的魅力促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并将人文精神灌输到学生们的语文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全面的品格,培养学生形成美好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人文关怀教育的现状以及初中语文教育中落实人文关怀的有效
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根本举措 ,马克思主义党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 ,这一原则在我党历史上有过成功的经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