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抄写功

来源 :下一代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好记憶赶不上烂笔头”。想想还真是这样,今天,咱们就看看大师们是怎样“用烂笔头”来成为大师的。
  闲暇时光读闲书,发现诸多大师有一共同爱好——喜欢抄书。有人说曹雪芹名字的寓意就是“抄写勤”,因为他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光抄写一项,须花费多少工夫!
  宋代大学问家苏轼每天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功课”——抄写《汉书》。朋友不理解,说:“凭先生的天才,开卷一看,可以过目不忘,何必用手抄呢?”苏东坡说:“非也!我读《汉书》,一共手,抄三遍。我第一遍手抄后,再熟诵每段。等到背熟了,我就只。抄这段的前面三个字作为题目,再背诵吓去,以考查自己的记忆能力。这之后,我只抄前面两个字为题。到如今,我只抄这段的前面一个字为题,就能背诵如流。”难怪苏轼的学问那样博大精深,原来,他还下了这样的“笨”工夫。
  明朝的文学家张溥,是著名的“七录书斋”的主人。张溥自幼天资平平,记忆力很差,刚刚读过的书一会儿就忘。
  有一天上课,先生叫张溥站起来背诵昨天讲过的文章。开始几段,张溥背得挺好,可没背一会儿就开始断断续续,背不下去了。先生用戒尺打张溥的手,还罚他回去把这篇文章抄十遍!
  回到家,张溥顾不上吃饭,就含着眼泪开始抄写,等抄完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了。第二天早晨,先生又查他背书。上句刚一出口,张溥自己也觉得奇怪,下句居然就顺着跟了出来,全篇文章很顺利地背完了。
  上完课,张溥想起白天的事,决定用抄写的办法来试试新学的文章。于是,他先诵读一遍,然后开始抄写,并且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等他抄到第五遍的时候,觉得已经能够复述全文文了。当他抄到第七遍的时候,他不仅领略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能够熟练地背诵了。
  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记忆力的办法。由于他长年累月地抄书,手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为勉励自己,张溥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书斋”。
  正是靠着这种扎扎实实的抄写本领,张溥的学问功底非常雄厚。后来张溥著书立说,思路敏捷,文笔流畅。当时许多好学之士向他讨求诗作,他从不打草稿,往往是对客挥毫,一挥而就。
  鲁迅先生继承了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就开始抄读了。鲁迅抄的第一本书是《康熙字典》,他把字典里的古文都抄下来,订成一册。后来他还借抄了《唐代丛书》中的《茶经》、《五木经》、《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等有关草木虫鱼之类的读物,可见他抄读的内容之广泛。鲁迅抄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30多岁,差不多有长达20多年的抄书岁月。
  一代代大师们热爱抄书,乐此不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练就了漂亮的书法,同时为他们的创作夯实了基础。我想,平庸如我辈,更应该如此这般努力了。
其他文献
中非关系在近年来备受瞩目。本研究借鉴软实力框架,对33个非洲国家的35690名受访者展开分析,探究非洲民众的媒介接触与价值观取向如何影响他们对于中国在非洲的影响评价。结
本研究以《延禧攻略》为典型案例,基于拉斯韦尔“5W”信息传播模式,深入量化分析以该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影视剧海外社会化媒体传播模式,即传播主体、传播结构、传播内容和传播
要想养蚕优质、高产、高效,就一定要及早发现蚕病,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文章介绍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通过蚕病早期诊断的"八看"法,并按"隔、消、治、调、护、补"这六字
摘 要:在高中教學中,由于高中生需要面对高考,其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进而导致多数学校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学校要转变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态度,创新高中体育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类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类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 分类教学模式 引导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 高中英语;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62—01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上课方式相比较,它主要强调学生要发挥自学能力,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知识。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所有课堂学习都要求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自主学习。而兴趣的产生大致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翻转课堂是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选取150例确诊的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随机抽取痰检阳性1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