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快速重建损伤肢体血供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常常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肢体的存活及功能恢复程度,特别是对于某些复杂的肢体创伤,术前因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缺血时间较长,尽快重建肢体血供显得极为紧迫和必要.根据目前国外文献[1-3]报道,我们尝试使用血管临时腔内转流(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TIVS)技术快速复通1例患者的损伤桡动脉,结果缩短了术中肢体缺血时间,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5项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认为: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与全髋关节置换(THA)相比,半髋关节置换(HA)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但是关节翻修的几率会增高。另外,HA治疗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可能有所下降,但是各研究均未获得显著性差异。患者死亡率与选用假体的种类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得出的结论应谨慎应用,因为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假体种类并不一致。
期刊
我国著名的创伤骨科专家、原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教授王亦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30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期刊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髋关节骨折的囊外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相比,具有骨折局部出血量大、患者年龄高、男性患者发病率高等特点。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髋关节骨折在高龄患者发病率较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折相关合并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不断增加,增加了该部位损伤的治疗难度[1-2]。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近9年数据统计,髋关节骨折住院治疗患者占全部住院患者的9.7%,占全部60岁以上老年住院
期刊
膝关节后交叉韧(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止点撕脱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1],常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我们于2009年8月收治1例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发现螺钉从胫骨近端前内侧穿出,报告如下.  患者资料
期刊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昨天表示,片地报销两年内将会有成效。陈竺表示,目前医疗异地报销在省域范隔内已经可以实现,跨省之间异地搬销已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目前异地报销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系统不融合,“两年内会看到成果”。同时,陈竺还表示,精神卫生法今年争取出台,精神病治疗、康复也纳入医保体系。
期刊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9例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锁骨近端骨折3例,胸锁关节脱位5例(均为Allman分类Ⅲ级),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1例。脱位中前脱位5例,后脱位1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解剖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这与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由于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减少,骨的微结构发生改变,骨骼的强度下降,遭受低能量损伤即会造成髋部骨折,而且多数呈粉碎性,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复位不尽人意,固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更是大打折扣.加上老年人合并症多,全身情况远不如中青年患者好,髋部骨折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
期刊
刊登在贵刊2010年2月第12卷第2期第194-195页的“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肩峰豁裂的原因及预防”一文对2例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发生锁骨钩钢板钩尖从肩峰脱出导致肩峰慢性豁裂性骨折的并发症进行了报道,原作者对导致这一罕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术后肩峰慢性豁裂性骨折的原因与手术时钩钢板过度下压锁骨,致使钩尖上撬肩峰的力量加大以及钩尖与肩峰摩擦力过大有关。在预防方法方面,他们建议除了在术
期刊
5月22至24日,“第二届中俄骨创伤疾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满洲里市友谊宾馆举行,来自中国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赤塔、后贝加尔边疆区的骨外科专家们共300余人参加了学术会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毕郑钢教授任大会主席,满洲里市平安创伤医院刘长山院长主持大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