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髋部骨折的处理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这与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由于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减少,骨的微结构发生改变,骨骼的强度下降,遭受低能量损伤即会造成髋部骨折,而且多数呈粉碎性,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复位不尽人意,固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更是大打折扣.加上老年人合并症多,全身情况远不如中青年患者好,髋部骨折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文献[1]报道,髋部骨折的患者中,12% ~ 20%的患者1年之内可能死亡,50%终生需要他人护理,没有人可以恢复至骨折前的功能水平!所以,重视髋部骨折处理和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的迫切性跃然纸上,必须引起临床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期集中发表一组髋部损伤诊断与治疗及相关研究的文章,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字医学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外科领域已对外科手术产生了重要变革。外科三维重建可视化、快速成型技术、外科虚拟仿真手术、远程手术、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导航手术)及外科机器人手术等已在外科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已显示出其卓越的手术性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开展,
期刊
目的 探讨髂骨截骨治疗陈旧性Tile C型骶骨骨折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9年8月收治1例骨盆骨折[AO分型C2型,包括骶骨骨折(Tile C型、Denis I型)、双侧髂骨、耻骨骨折]等多发伤1个月的患者,男性,50岁.术前查体:双下肢外旋畸形,左下肢短缩2 cm,双髋及骨盆区压痛,双髋关节不能活动.双下肢感觉、血供良好,远端活动良好.X线片、CT片显示:左侧骨盆向上移位.在全身麻醉下行
经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批准,由全军关节镜运动医学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承办的“全军第七届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四期西京医院一施乐辉关节镜高级培训班”,
期刊
5项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认为: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与全髋关节置换(THA)相比,半髋关节置换(HA)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但是关节翻修的几率会增高。另外,HA治疗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可能有所下降,但是各研究均未获得显著性差异。患者死亡率与选用假体的种类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得出的结论应谨慎应用,因为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假体种类并不一致。
期刊
我国著名的创伤骨科专家、原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教授王亦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30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期刊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髋关节骨折的囊外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相比,具有骨折局部出血量大、患者年龄高、男性患者发病率高等特点。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髋关节骨折在高龄患者发病率较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折相关合并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不断增加,增加了该部位损伤的治疗难度[1-2]。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近9年数据统计,髋关节骨折住院治疗患者占全部住院患者的9.7%,占全部60岁以上老年住院
期刊
膝关节后交叉韧(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止点撕脱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1],常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我们于2009年8月收治1例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发现螺钉从胫骨近端前内侧穿出,报告如下.  患者资料
期刊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昨天表示,片地报销两年内将会有成效。陈竺表示,目前医疗异地报销在省域范隔内已经可以实现,跨省之间异地搬销已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目前异地报销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系统不融合,“两年内会看到成果”。同时,陈竺还表示,精神卫生法今年争取出台,精神病治疗、康复也纳入医保体系。
期刊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9例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锁骨近端骨折3例,胸锁关节脱位5例(均为Allman分类Ⅲ级),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1例。脱位中前脱位5例,后脱位1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