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与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对夯实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将一些创新教育理念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91-01
  在现代小学课程体系当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区别,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理解和结束信息技术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政策的指导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其内涵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程度教学目标。
  一、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兴趣对促进其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学科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获取信息技术知识[1]。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动性,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例如,教师讲解到江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图像的复制、翻转、变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打开一个文档,并为学生展示一组生动的主题图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片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使图片“动”起来,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是不是已经被动态的图片所吸引呢?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样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二、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政策的提出强调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当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适合基础教育发展,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
  首先,直接讲解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讲解一些概念性以及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使学生听过教师的讲解后能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到江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网上公约》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直接讲解。
  其次,直观演示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借助一些教学用具或者其他物品进行演示,使信息技术知识能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型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当中。
  最后,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对现代小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讲解到江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小星星乐园的报头制作》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將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主题,使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完成电子报刊的报头制作。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使其思维碰撞的过程,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为学生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再仅仅以考试的分数作为对学生的全面评价[3]。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收获进行总结,形成学习心得,将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部分。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发言情况以及实践操作情况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将这一部分作为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的考试成绩对其做出评价,并将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进行综合,形成对学生的整体评价。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现代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通过利用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坤.浅谈对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认识[J].现代教育,2016(09):59-60.
  [2]李文勇.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0):240.
  [3]刘志中,邓华,邓悦.浅谈多校参与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高效课堂建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2):43-44.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要求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家对于学生的数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发布,重新安排了课程,数学课的课时缩短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
摘 要 “头疼作文”一直是学生的通病,要么“挤牙膏”,要么“东拼西凑”,要么咬着笔杆半天开不了头,经过谈话了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兴趣,缺少积淀,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产生强烈的动力,才会妙笔生花,提高写作水平。于是,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了一点粗浅的尝试,和大家共享。  关键词 作文教学;素质教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
数学是小学教学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对于他们日后的升学还是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颁布了新的小学教学标准,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传
校训具有训导、激励与规范等作用.我国大学校训的生成主要肇始于创办者及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于历史名人及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附和于特殊时代及背景的政治号召,重构于现代教育
摘 要 一直以来,人们都意识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社会重视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注重了学生预习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等的培养,却忽略了孩子聆听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低段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92-01  每当我提问时,只要看到孩子
期刊
把有机化学可定义成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本文对各系列有机化合物,如烷烃、烯烃、炔烃、烷基卤、醇、酚、醚、酮、醛、胺、羧酸等的中英文命名法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
数学是高考的重要考察学科,无论是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相对于理科生来讲,文科生在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较为吃力。高三是高考复习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