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责任感是人健康成长与为人处事的基础。中学阶段是学生责任感形成确定的主要阶段,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品质人文精神的东西去陶冶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关键词】 语文;教学;责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近年来学生中自私冷漠、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的现象严重。在家里随意辱骂父母长辈,在学校稍不顺心就随意责骂老师和同学,把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善意帮助理解成调难,而相对抗等,这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
  责任感是人健康成长与为人处事的基础。一个人是否能健康发展,与人交往是否成功,能否对社会贡献都来自于责任感。中学阶段是学生责任感形成确定的主要阶段;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主渠道,语文学科不仅是进行语言教育更应该与人文教育相整合,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品质人文精神的东西去陶冶学生的思想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挖掘责任教育的信息,培养学生责任感意识
  中学生的内心还比较单纯,在情感上对老师有较高的依恋和信赖,因而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实施的责任感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具体,讲解训练得法,并且能够在不同层面给学生树立鲜活的榜样,那么就会自然地使学生顺从、模仿以致趋向、趋同。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同时又渗透着深刻哲理的课文。如初中课文《理想》,“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课文通过联系革命烈士,联系献身科学、献身真理的仁人志士,联系先进人物,让学生理解“获得”与“牺牲”的真正含义。高中教材《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为了一个晚上的虚荣而受十年的艰辛惩罚。这些课文让学生懂得想有所获得就必须付出一定的牺牲。又如教高中教材《荷花淀》引导学生领会在残酷的抗日中,家庭中的夫妻之情、同志之情、家国之爱,陶冶学生纯美人性和高尚品格。《陈情表》通过李密对亲人深情的“孝”和对朝庭的“忠”,培养学生感恩图报的道理。《廉颇蔺相如传》通过人物性格的分析比较渗透培养学生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和知错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中学教材中有许多平凡或杰出人物的责任行为和责任情感,构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氛围,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及强大的艺术感召力,为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泉。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教育信息,准确理解,细心体会,无论是通过具体生活的语言,还是形象直观的画面,在完成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有意突出课文所蕴含的道德养份,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并逐渐内化为道德品质,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最终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在实践活动渗透情感教育,促进责任感的形成
  人的责任意识不是生来俱有的,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更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的辅助。实践证明,学生的责任感的形成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逐渐渗透到学生心灵之中的。通过内容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责任,产生兴趣,激发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为学生创造道德实践的机会或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履行责任,经受锻炼。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小组活动、阳光伙伴活动等一些实践,活动后再指导学生写感受、谈感觉,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与他人配合的意义。在清明节组织学生扫英雄烈士墓,如灵地扫田俊文烈士墓,可以通过讲述田俊文烈士,为了保护灵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他宁可选择牺牲自己;如学校某同学家中有困难,倡议学生送温暖,在重大的灾害中动员学生献爱心、观看个人、社会团体的募捐活动等,活动后指导学生记日记、写心得,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多方位、多侧面、鲜活地了解他人和社会,内心世界受到震动、情感得到感染,精神品质受到德育熏陶,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第二,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自主、自立、自治的机会。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有希望在集体中受到尊重、得到承认的需要。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正是实现并满足这种精神需要的过程。如高年级可开展“古代现代诗歌欣赏会、朗诵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情况,愿意讲的就讲,愿意唱的就唱,喜欢吟诵的就吟诵,喜欢表演的就表演。可以个人展示,可以伙伴合作,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参与。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培养解决分析的能力。活动后,再让学生谈一谈,写一写自己参加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和学会感恩的内涵。即使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也会体验到失责的内疚。对活动精心准备和平时注意自主积累的过程,正是学生渴望认同,渴望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并形成责任感的过程。事实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尽责机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也是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在教育过程中抓准渗透点,明确教育目标的实现
  责任感的形成具有由具体到抽象、由随意性逐步趋向稳定性、由被动逐步变为主动及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教师必须要做有心人,从教材中去捕捉和挖掘思想教育内容的渗透面和责任感教育的渗透点,使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目标,有系统。如在初一或高一新入学时引导学生拟定中高考的理想目标(希望考上什么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实现目标的计划;学雷锋做好事目标计划与行动;“我让父母放心”活動等。如在教《藤野先生》时抓着鲁迅东渡日本学医后又弃医从文的过程和目的以及作者的为人,让学生深刻领会鲁迅先生的理想和祟高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学做人,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目标计划联系起来,使学生时刻能用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学习生活,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虽然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但应教育学生自己是小组一员、班级一员、学校一员、社会一员,要求学生热爱关心班集体,为集体争光,为班集体利益和荣誉自觉严格遵守纪律。教育学生懂得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是在尽自己的责任。从而树立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事业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强烈责任感。
  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其培养过程就要持之以恒。人的责任感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和人们的培养和教育熏陶形成。在新的时代背景,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应有责任感意识,善于挖掘利用好教材中的教育信息,在实践中把握情感渗透,把目标落到实处,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爱情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的命题,对于高中生而言,她美好纯粹令人向往。但现行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指导。本文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为例,旨在使学生明白,爱情神圣美好,值得认真对待,好好珍惜。爱,要用真心、赤诚,但千万不要在爱中迷失自己。拥有相似的人生理想,契合的观念,既相互理解相濡以沫又保持自己心灵的独立,才可能获得真正深刻、崇高、隽永的爱情。  【关键词】 爱情;启蒙;教
【摘 要】 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以其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成为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康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 初中语文;健康心理;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初中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复杂的。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拖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操心。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这些小事或管理方法不到位,可能就会使班级纪律涣散,学生思想懒散,更不必说形成一个学风浓厚、紧密团结的优秀班集体。如果班主任事事都亲力亲为,对于现阶段的老师来说,压力又过大。如何既减轻自己压力又能
期刊
【关键词】 诗歌;德育;审美;人情美;人性美;语文素养;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语文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工具。不同的是,它既具有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又具有净化心灵,塑造美德的教化性作用,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有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班主任直接管理学生,对学生负责,班级构成了学校的主干,学生言行举止影响着学校的容貌、质量,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促进学校的校风、学风,增强学校的信誉度,因此一个好的班集体形成非常重要,班主任必须培养优秀班集体。怎样培养优秀的班集体。本人有这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写字要求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广写字教学。  过去,字被看作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能写一手好字是非常值得炫耀的资本。可是现在学生的字迹潦草,甚至很难辨认,错别字太多,随意涂改、勾画、打补丁,卷面很不干净,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