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面对我们的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的教育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课堂中去,是我们历史老师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得出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其次要明确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第三要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初中历史;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0098-02
  
  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傍贷的,历史学
  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近些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和
  思考,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些体会。
  一、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爱国主义内涵,做到有的放矢
  我校部分历史老师有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责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没有认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历史教研组首先组织教师反复学习江总书记给国家教委领导的信,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经过学习,我们统一了思想,达到了共识,一致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通过学习,大家深深地认识到承担这项工程既无限光荣又责任重大,决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非常广泛,包罗万象,历史教学却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
  具体内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经过学习研究之后,认为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①加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②加强祖国现代化建设教育;③加强改革开放的教育;④加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教育;⑤加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教育。认识明确后,就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紧扣课本内容,突出上述几方面的教育。如讲述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等,我们都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今天我们同样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利益,这是爱国之举。
  二、明确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很广泛,必须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进行系列教育,持之以恒,才能完成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任务。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经过研究制定了爱国主义系列教育的计划,主要内容是:①初一年级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进行中国国情和民族团结教育;②初二年级主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③初三年级主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我制定的这些爱国主义系列教育计划,一方面考虑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另一方也考虑到各年级教材结合的可行性。同时,我还在备课教案本上具体地反映出爱国主义系列教育的目标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实
  施。通过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系列专题教育,如每年的“五·四”纪念日,我都以《继承“五四”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思想》为题进行专题讲座;每年的“一二·九”纪念日,我们又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精神》为题进行专题历史讲座。虽然每次历史专题讲座的课题不变,但内容却不断补充更新,同时每次专题讲座都让一些“历史尖子”学生进行补充发言或谈自己听讲座的感受。每次历史专题讲座会之后,我们还让学生写学习心得,出版墙报,从而反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我还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初一级组织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在初二级组织以赞颂民族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内容的“历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都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我们还在全校举办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中国历史大观园”,让学生通过热闹的游园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要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历史信息源源不
  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述鸦片战争历
  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学信息就是林则徐禁烟;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下令
  撞击日本吉野号,中鱼雷沉没,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孙中山为救国奔波
  于海内外,为之奋斗终身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把握三个环节:①教师要分析这些历史事件的背
  景、经过、结果和作用;②教师分析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补充与这些历史事件有关的资料;③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评述这些事件中主要历史人物的爱国之举。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最乐于
  接受,教学效果也较好。在讲述中国近代后期文化史的时候,我把华罗庚的事迹整理后播放给学生听,学生听后非常感动,甚至热泪夺眶,纷纷表示要向华罗庚学习,决心为实现祖国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从教育的角度上说,直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百闻不如一见”,当讲述《红军的长征》时,便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红军亭”,一边参观一边讲述当年红军在长征中的艰难与险阻。在场的学生站在“红军亭”石刻前肃然起敬,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讲述解放战争的历史时,便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一边参观一边讲述当年刘邓大军为解放大西南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在场的学生面对烈
  士纪念碑默默致哀,离开的时候还留下了悼念的花环。如此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基地进行直观教育,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
  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同时对学生深化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深受学生的欢迎。
  爱国主义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每时每刻都在实实际
  际的现实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因
  此,我们必须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我便把当年林则徐禁烟和今天的禁毒联系起来,说明两者都是不同时代的爱国之举,其宗旨都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青少年绝不能吸毒。讲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我便把它和今天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联系起来,说明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我们青少年应该拥护党和政府这一
  正确的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历史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现代化而勤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其他文献
一、突出亲情服务,深化细节管理  随着老干部进入“双高期”,老干部工作的难度在加大,管理服务工作量也在加重。因此,我们认真分析离休干部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充分把握老干部“双高期”工作的规律,以求实创新的精神拓展工作,用高度负责地态度解决新问题,有效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  1、在政治待遇上,送学上门。随着“双高期”离休干部的增多,大多老同志出行不便,很难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针对这些情况,安排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很多老师开始转变教学模式,使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