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好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论述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机制,从而得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12-0080-01
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1.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
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人们的思想活动是极不易掌握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学生入学时成绩比较低,难以克服高考的阴影,自尊和自卑并存,其中大部分同学有求知欲望,有立志成材意愿,极少数同学是被家长逼迫而学习,另外,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就业的不公平待遇使学生产生信任危机,怀疑学习的社会功用,对未来充满迷茫和疑惑。
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复杂性。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的体现是:民办高校学生有公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等青年学生群体所存在的一切问题,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其自身又会存在自卑、自我否定等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进程加快,但民办高校在社会声誉、学生就业方面仍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就使很多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较之公办高校具有更多的复杂性。
1.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多变性
1)人的思想具有多变性。人的思想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普通的人,其思想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群体环境、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的影响对待同一问题的态度是不同的。同时由于民办高校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信仰和理念的不同,即使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不同个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具有多变性。一方面体现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空间上,民办高校领导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性,领导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就会加大力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民办高校学生生活环境涉及到学校和家庭,就家庭而言,不同学生
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雪要制度的完善又需要工作程序以及领导方式的健全,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体制保障,现行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行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一个健全、科学的机制做保障。
2.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创新
1)合理的选拔机制。合理的选拔机制是解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后顾之忧的关键,“转岗难”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深刻体会,这一思想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民办高校要建立起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岗和晋升的相关机制,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绩效和能力为基础建立选拔和提升的标准,规范选拔过程,建立公开的选拔程序,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制度等。
2)有效的任用机制。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建立起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的任用机制是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作为民办高校的这一特性,在选拔标准上应以德为基、以能为准,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之人从事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2.2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额激励机制,激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持续创造潜能,营造英才辈出的局面,要在分配制度上出现突破,创新按劳分配体制,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即利润,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取得工资的同时应建立起工资之外的其他利润的分配制度。
2.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投入机制创新
1)研究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保障是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一直是薄弱环节,存在着压缩资金甚至无专项资金的现象,为了保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民办高校应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以保障日常工作的开展。
2)建立资金使用规范制度。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金的投入包括学校专项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两部分,建立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专项经费筹备专项条款,保障赞助单位的利益同时也维护学校的权益,建立健全专项经费的监督、支出、审核等一系列制度,以保障专款专用和资金的有效投入。
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3.1制衡机制的调控作用
制衡机制,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的制度。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制衡机制,指的是投入和产出、付出和成效之间的制约和平衡的制度。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衡机制中需要抓住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权力与责任的制衡是最核心的制衡,用责任去制衡权力,是最积极的正面制衡措施,利于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就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拥有投入保障是权力,效益和工作的结果是责任,利用效益和考核机制来制约投入,同样以投入量为标准来定量评价你所担负的责任并保证责任的完成。其次制衡机制实施的基础是规范的管理,规范管理的主要做法就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3.2校正机制的调控作用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正机制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相对领导机制而言,该机制能够对一些决策或行为加以监督或制定决策,能更好的适应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由宏观的决策转化成微观的决策;另一方面,这一机制还能对本部门内部的一些决策和行为,依据现实的变化加以调整和完善,即;领导机制通过校正机制来发现评估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而评估机制在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同时也在评估领导制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措施的运行情况,对于不符合学校实际的会通过校正反馈到管理机制中去,总之,这一机制有助于协调好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关系。
3.3监督机制的调控作用
监督机制是对法律、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具有制约力的机构和制度的总称,他是一定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机制对运行机制起到监督和调控的作用,通过法人制度保证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额实施,决策机制在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目标监控的基础上,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调控决策内容,同时监督机制会将思想政治运行状况折射到领导机制建设中来,对于领导决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映,加大对领导监督机制的监控力度,以上在思想政治工作框架基础上建立起的各个机制主要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保障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华东政法学院思想理论党建理论研究会.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丘贵明.求实、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12-0080-01
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1.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
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人们的思想活动是极不易掌握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学生入学时成绩比较低,难以克服高考的阴影,自尊和自卑并存,其中大部分同学有求知欲望,有立志成材意愿,极少数同学是被家长逼迫而学习,另外,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就业的不公平待遇使学生产生信任危机,怀疑学习的社会功用,对未来充满迷茫和疑惑。
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复杂性。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的体现是:民办高校学生有公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等青年学生群体所存在的一切问题,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其自身又会存在自卑、自我否定等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进程加快,但民办高校在社会声誉、学生就业方面仍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就使很多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较之公办高校具有更多的复杂性。
1.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多变性
1)人的思想具有多变性。人的思想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普通的人,其思想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群体环境、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的影响对待同一问题的态度是不同的。同时由于民办高校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信仰和理念的不同,即使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不同个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具有多变性。一方面体现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空间上,民办高校领导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性,领导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就会加大力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民办高校学生生活环境涉及到学校和家庭,就家庭而言,不同学生
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雪要制度的完善又需要工作程序以及领导方式的健全,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体制保障,现行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行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一个健全、科学的机制做保障。
2.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创新
1)合理的选拔机制。合理的选拔机制是解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后顾之忧的关键,“转岗难”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深刻体会,这一思想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民办高校要建立起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岗和晋升的相关机制,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绩效和能力为基础建立选拔和提升的标准,规范选拔过程,建立公开的选拔程序,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制度等。
2)有效的任用机制。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建立起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的任用机制是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作为民办高校的这一特性,在选拔标准上应以德为基、以能为准,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之人从事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2.2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额激励机制,激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持续创造潜能,营造英才辈出的局面,要在分配制度上出现突破,创新按劳分配体制,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即利润,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取得工资的同时应建立起工资之外的其他利润的分配制度。
2.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投入机制创新
1)研究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保障是做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一直是薄弱环节,存在着压缩资金甚至无专项资金的现象,为了保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民办高校应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以保障日常工作的开展。
2)建立资金使用规范制度。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金的投入包括学校专项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两部分,建立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专项经费筹备专项条款,保障赞助单位的利益同时也维护学校的权益,建立健全专项经费的监督、支出、审核等一系列制度,以保障专款专用和资金的有效投入。
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3.1制衡机制的调控作用
制衡机制,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的制度。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制衡机制,指的是投入和产出、付出和成效之间的制约和平衡的制度。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衡机制中需要抓住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权力与责任的制衡是最核心的制衡,用责任去制衡权力,是最积极的正面制衡措施,利于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就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拥有投入保障是权力,效益和工作的结果是责任,利用效益和考核机制来制约投入,同样以投入量为标准来定量评价你所担负的责任并保证责任的完成。其次制衡机制实施的基础是规范的管理,规范管理的主要做法就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3.2校正机制的调控作用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正机制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相对领导机制而言,该机制能够对一些决策或行为加以监督或制定决策,能更好的适应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由宏观的决策转化成微观的决策;另一方面,这一机制还能对本部门内部的一些决策和行为,依据现实的变化加以调整和完善,即;领导机制通过校正机制来发现评估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而评估机制在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同时也在评估领导制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措施的运行情况,对于不符合学校实际的会通过校正反馈到管理机制中去,总之,这一机制有助于协调好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关系。
3.3监督机制的调控作用
监督机制是对法律、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具有制约力的机构和制度的总称,他是一定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机制对运行机制起到监督和调控的作用,通过法人制度保证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额实施,决策机制在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目标监控的基础上,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调控决策内容,同时监督机制会将思想政治运行状况折射到领导机制建设中来,对于领导决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映,加大对领导监督机制的监控力度,以上在思想政治工作框架基础上建立起的各个机制主要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保障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华东政法学院思想理论党建理论研究会.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丘贵明.求实、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