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16版)
【作 者】
:
【出 处】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15期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在术前影像学规范评价的基础上追求肿瘤R0切除的理念已获得广泛共识。外科医师应科学严谨地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术残留肿瘤。初始不可R0切除的患者推荐优先考虑转化性治疗,争取实现转化治疗后肿瘤R0切除。针对临床综合评价确认无法获得R0切除的患者,选择姑息性手术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做到有计划和目的性明确。目前姑息性手术或者减瘤手术可以带来生存获益的结论尚无证据,以最小的创伤,达到
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指胃肠道肿瘤所在肠管固有肌层外的血管腔内出现肿瘤浸润。MRI检查发现直肠壁外血管管腔异常扩张,形态不规则,且其内流空信号为肿瘤组织信号所代替即可诊断EMVI。以病理学为金标准,对于血管直径>3 mm的EMVI,高分辨MRI检查诊断EMV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达100%和89%。病理学及高分辨MRI检查所诊断的EMVI与直肠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肿瘤相关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例)、苏州市中医院(38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0例)和徐州市中心医院(13例)收治的132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行LIFT)和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或切开挂线术)。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2)术
目的探讨P53蛋白、Ⅱ型拓扑异构酶(Topo Ⅱ)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MRP)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与非血吸虫病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3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338例患者中,80例合并慢性血吸虫病,258例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
目的评价十字吻合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在腹腔镜下完成结肠游离和淋巴结清扫后,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肿瘤两端结肠,将两结肠断端靠拢,在两切端各切开一个小口后将直线切割闭合器分别插入其中,然后在系膜对侧进行肠壁切割闭合,再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将鸟嘴样共同开口闭合,完成腹
多学科团队(MDT)诊断与治疗作为结直肠癌的系统性有效治疗途径,已被很多医院广泛采用。与传统诊断与治疗方式比较,MDT诊断与治疗通过团队专业化实现了诊断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预后。然而结直肠癌MDT诊断与治疗并非完美,临床实践中受到医院和患者两方面局限性制约,详细了解其特点方可发挥最大效用。笔者将对结直肠癌MDT诊断与治疗中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MDT相对传统诊断与
目的探讨头侧中间入路与传统中间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采用头侧中间入路,设为头侧中间入路组;52例患者采用传统中间入路,设为传统中间入路组。头侧中间入路组从肠系膜下动脉(IMA)头侧的腹主动脉表面腹膜处打开进入左结肠后间隙。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打开
目的探讨Ⅲ期结肠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显示壁外血管侵犯(简称ctEMVI)阳性对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117例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由两位具有10年以上腹部CT工作经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独立双盲阅片并行相关记录。根据MSCT检查结果将ctEMVI阳性患
目的探讨LAP+CD4+Treg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4-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和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观察指标:(1)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2)结直肠癌患者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