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深度挖掘思想品德课的外延,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浅显化,并应用于实际,实现课堂高效,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教与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就是用最小、最巧的投入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一味的注重满堂讲、满堂练、满堂问,如果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才能打造高效、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打造高效的学习方式
打造高效的课堂,要师生共同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假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們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以试行“师生合作”老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的探讨问题,让学习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激发潜能,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几十个学生在一个教室中学习,但学习方式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形成了冷漠、自私、孤僻的性格,其根源品格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还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因此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新教材在学习方法的改革就是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完成项目、唱歌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从而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坚持下去,课堂肯定会高效。
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环节
为了明确高效课堂教学的流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努力尝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把课堂分为七个步骤: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拓展、达标测试、收获小结、课外作业。其中新课导入在1—2分钟,自主学习在10分钟左右,合作学习在20—25分钟左右,知识拓展在5分钟左右,达标测试、收获小结、课外作业在3—8分钟左右。
(一) 新课导入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开卷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 的情景。新课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故事导入、解释标题、复习导入、问题设置、歌曲视频导入、新闻时事、实物导入等。
(二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应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导学案。严格按照原先制定的导学案开展学习,导学案应分为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训练评价案和分析反馈案四大部分。自主学习就是完成自主学习案的相关内容。
2、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开始前要确立一个目标,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完成导学案的哪个内容等。
3、确定范围。自主学习哪个知识点,哪几个问题等要给定一个范围,不能让学生盲目学习。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老师点评等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在分组讨论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合作,激发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合作探究学习应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应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具有适切性,让所有同学都有话说,都 说得出道理来。
2、明确分工任务。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实力就均衡,分工要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小组长的任务,记录员的任务,发言人的任务以及评议员的任务都要分工明确、具体,探究讨论完成后各组发言人应到黑板上展示小组成员探究的成果。
3、建立合理评价机制。成果展示完成后,首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接着评议员补充评价,最后教师作补充点评。引导评议员评价要公正合理,不能偏袒哪一方。评价结果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实物鼓励,应建立长效合理的评价机制。
4、老师的点评要恰当。语言要规范,应体现学科特点,点评要准确、及时。
(四)、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是整节课知识的精华应用,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教师应把教学和社会初中结合起来,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使学生尽快从“课堂”的世界跨入到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像和思维的空间,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我们应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思维,增加知识积累。
(五)达标测评
课堂的训练题应能够巩固当堂课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利于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重视题目和社会的结合和联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形式可多样化,诸如提问、抢答、学生自拟题目相互测试等。
(六)收获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由此可见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不但可以冶情励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又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课堂教学有一个完善的结局。常见的课堂小结形式有:归纳点睛式、悬念式、图表式、游戏式、竞赛式等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也就是家庭作业。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外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阅读作业包括为预习或复习而阅读教科书;口头和书面作业,包括熟读和书面回答问题等;实际活动作业包括补习、实践、社会调查等。
要使课堂高效,我们老师要经常反思下面的问题:今天我有忽视学生的反应吗?上课我有没有漠视学生?我与学生有交流吗?有微笑吗?有讨论吗?我关心了学生的哪些方面?我表扬了学生的进步了吗?总之,“高效课堂”构建是一种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建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关键和根本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摸索、去丰富、去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高效思想品德课堂,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在教与学中升华。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教与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就是用最小、最巧的投入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一味的注重满堂讲、满堂练、满堂问,如果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才能打造高效、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打造高效的学习方式
打造高效的课堂,要师生共同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假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們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以试行“师生合作”老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的探讨问题,让学习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激发潜能,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几十个学生在一个教室中学习,但学习方式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形成了冷漠、自私、孤僻的性格,其根源品格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还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因此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新教材在学习方法的改革就是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完成项目、唱歌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从而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坚持下去,课堂肯定会高效。
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环节
为了明确高效课堂教学的流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努力尝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把课堂分为七个步骤: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拓展、达标测试、收获小结、课外作业。其中新课导入在1—2分钟,自主学习在10分钟左右,合作学习在20—25分钟左右,知识拓展在5分钟左右,达标测试、收获小结、课外作业在3—8分钟左右。
(一) 新课导入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开卷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 的情景。新课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故事导入、解释标题、复习导入、问题设置、歌曲视频导入、新闻时事、实物导入等。
(二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应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导学案。严格按照原先制定的导学案开展学习,导学案应分为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训练评价案和分析反馈案四大部分。自主学习就是完成自主学习案的相关内容。
2、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开始前要确立一个目标,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完成导学案的哪个内容等。
3、确定范围。自主学习哪个知识点,哪几个问题等要给定一个范围,不能让学生盲目学习。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老师点评等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在分组讨论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合作,激发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合作探究学习应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应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具有适切性,让所有同学都有话说,都 说得出道理来。
2、明确分工任务。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实力就均衡,分工要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小组长的任务,记录员的任务,发言人的任务以及评议员的任务都要分工明确、具体,探究讨论完成后各组发言人应到黑板上展示小组成员探究的成果。
3、建立合理评价机制。成果展示完成后,首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接着评议员补充评价,最后教师作补充点评。引导评议员评价要公正合理,不能偏袒哪一方。评价结果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实物鼓励,应建立长效合理的评价机制。
4、老师的点评要恰当。语言要规范,应体现学科特点,点评要准确、及时。
(四)、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是整节课知识的精华应用,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教师应把教学和社会初中结合起来,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使学生尽快从“课堂”的世界跨入到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像和思维的空间,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我们应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思维,增加知识积累。
(五)达标测评
课堂的训练题应能够巩固当堂课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利于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重视题目和社会的结合和联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形式可多样化,诸如提问、抢答、学生自拟题目相互测试等。
(六)收获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由此可见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不但可以冶情励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又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课堂教学有一个完善的结局。常见的课堂小结形式有:归纳点睛式、悬念式、图表式、游戏式、竞赛式等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也就是家庭作业。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外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阅读作业包括为预习或复习而阅读教科书;口头和书面作业,包括熟读和书面回答问题等;实际活动作业包括补习、实践、社会调查等。
要使课堂高效,我们老师要经常反思下面的问题:今天我有忽视学生的反应吗?上课我有没有漠视学生?我与学生有交流吗?有微笑吗?有讨论吗?我关心了学生的哪些方面?我表扬了学生的进步了吗?总之,“高效课堂”构建是一种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建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关键和根本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摸索、去丰富、去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高效思想品德课堂,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在教与学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