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最佳的批评方式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批评的效果受到当事双方,特别是批评者的认识能力、文化水平、思想修养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制约。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选择了五种批评方式:
  一、提醒式批评
  提醒式批评以暗示为手段,其语言内容多为提醒和启示之类,主要适合于性情机敏、疑虑心理较重的学生。当这类学生犯了错误时,只要教师稍微指责,或暗示一下,他们就会“心有灵犀”,很快意识到教师的意图。如有位成绩较好的学生上自习课时与同桌大声交谈,影响了自习课的纪律。下课后,笔者让他来办公室,拿了一份练习让他回去做,顺便提醒他:“自习课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在学习上,讨论问题是可以的,但不要妨碍其他同学。”这种点到为止的批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反之,如果批评过度,就会造成学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从而加剧他们的疑虑心理,影响批评效果。
  二、触动式批评
  触动式批评是一种措辞比较尖锐、语调比较激烈的批评方式,主要适用于有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学生。如毕业班有一位学生,很聪明,就是不用心学习,成绩平平,他觉得自己考不上大学,于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自习课不见人影。这就需要班主任以“情”触动,通过语言内容和语调的刺激,促使其醒悟。“我真替你感到难过,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有聪明的脑袋、充沛的精力,却没有一点骨气!想想你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你,挣钱让你读书,难道你就这样回报他们吗?你以为出了校门就有用武之地了,就可以把任何事情做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勤奋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文化水平,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明天未必会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种是非明确、感情强烈的批评方式,如一盆凉水,把这位学生从混沌的状态中浇醒。当然,这种批评方式“火药”味较浓,大多属于“正面交锋”。
  三、渐进式批评
  渐进式批评强调批评要有层次性,逐步深入,适用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这类学生犯错后,如果教师当众批评他们,很容易造成他们产生对抗性甚至破坏性的行为。如果教师换一种批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指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进一步提出严格要求,就可以使他们逐步适应,从而接受批评。如我班上一位女生和男生谈恋爱了,笔者发现苗头后,首先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内情,肯定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的精神;然后,又与他们谈论青年的理想和前途,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早恋问题;最后,笔者有意向他们讲了早恋贻误青春,铸成大错的道理和事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正是求知识的时候,生活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应珍惜时光,用理智去克服虚幻的情感,我不希望你们在感情的泥淖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使人生之路多一段坎坷!”在笔者的耐心引导下,两位学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四、商讨式批评
  商讨式批评是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教师以商討问题的态度把信息传递给学生,适用于反应灵敏、脾气暴躁、否定性心理表现明显、行为常被情绪左右、易被语言刺激的学生。如有两位学生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大打出手,互不相让,笔者找他们谈话,他们还互相责怪,不承认自己有错。于是,笔者先让他们坐下来,给他们倒了两杯茶,然后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同学好比亲兄弟,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呢?为什么非要通过打架来解决呢?等你们毕业以后,想见面都不容易了!今后,你们肯定会为今天发生的事情感到惭愧的。”这番话令两位学生红着脸,低下了头,气也消了一大半。
  五、发问式批评
  发问式批评是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批评的,主要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接受能力,思维比较清晰,多数情况下能自我醒悟。发问的语言形式有很多,如“行不行”“对不对”“如果你是旁观者,怎么看”“有无影响”“结果会怎样”等。这种批评方式既可以加快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又可以避免“正面交锋”。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90后”走进大学校园,辅导员工作遇到新挑战。高校辅导员如何进入亦师亦友的角色,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 现状 思路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综合素质维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加独立而张扬,鉴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随着“90后”陆续进入大学校园,使得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与一般教学有着很大区别。针对学生特性的转变,作为高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数字化教育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优质化、现代化”理念的提出,电子书包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课堂改革的旋风。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正式启动电子书包区域实验项目。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作为首批项目实验校之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积极引领,开发资源  1.抓住契机,敢为人先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教学需要一个郁郁葱葱的文化生态,既要有婆娑舞姿和曼妙歌声般的生动,又要有教育价值判断的理性回归,还要有缜密逻辑的智能内化。而实现这种“文化生态”就需要充分的“互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课程实施非常重视有计划、有组织的互动过程。互动的有效性涵蕴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学生的课程体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的理念,这是一种有效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互动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取得良好效果,国家在制订有关课程管理的文件中提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校本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为此,中小学要有意识地开发符合学情、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而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知识
《史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已经作为选修教材被纳入高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从帝王将相到引流卖浆之徒,《史记》记述了几千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铿锵足迹的英雄。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也体现了人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其独特的人文性能启迪学生去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精神境界。  因此,在《选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跳出文言教学的禁锢,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充分挖掘《史记》这部作品中的人
瑞典学前教育是在社会保险、儿童福利和教育福利的基础上,以补充家庭教育不足,让幼儿得到内在安全感和获得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营造家庭气氛,注重人格的发展为目标,不进行实际教学的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在瑞典学前教育的相关法规、目标、措施、机构以及教师要求与培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瑞典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下,瑞典学前教育具有把握儿童循序渐进发展的特点,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并且在
摘要:在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群体是重要并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效率关系到整个高校师资管理的效率。本文以需求管理理论为基础,从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特征出发,探讨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缺失以及弥补缺失的需求管理方法。  关键词:青年教师 需求    引言  在高校人才队伍中,青年教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这个群体是潜在的人力资源库,其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乘数效应。同时,它的
日前,甘肃省民乐县2013年新教师上岗培训班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会议室正式开班,共有107名新教师参加了教育法律法规、教材教法、新课标、班主任工作等专业知识的通识培训。  近年来,民乐县采取培训与补充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结合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爱德基金项目、国际VSO项目和国培、省培计划的实施,形成了以校本培训为主,县级培训为辅,国家和省、市培训助推的教师培训模式。20
新课程理念要求解放学生的双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得更加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安静”,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去学,就给了学生表现的良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
语文课堂是活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颠扑不破、亘古延续。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是美妙的还是枯燥的。好的教材处理,能带领学生寻幽探胜,走进藕花深处。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以及对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的研究,归纳了四种教材处理的技巧,意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思考,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精准切入,重点突破  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