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英语考试听力部分增分之法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既然高考要考听力,那它就是我们的指挥棒。全国卷以及大多数自主命题的省份的听力考试分值占五分之一强,所以重视听力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部分高中生对于听力考试束手无策,靠蒙或赌运气,得分不理想。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理清自身的听力得分障碍和成因,了解高中英语考试听力的命题思路和范围,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假以一定的时日,定当收获满意。
  【关键词】重要性;障碍与成因;命题特点;解法
  【作者简介】费峥嵘,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一、听力的重要性
  高考有听力测试部分,这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说明听力重要。众所周知,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说过“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事是听力理解。”根据调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听的部分占四到五成,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听力的提高能促进高中生英语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增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最终实现 综合英语水平的提升。
  二、导致听力得分不高的障碍与成因
  1.客观因素。(1)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生活在国内,极少有运用英语的环境。虽然英语的教学普及了几十年,但真正使用双语教学的课堂很少,仅在大城市里偶见,农村几乎没有。可见英语输入的源头不足。(2)文化背景的差异。听力考试考察的英语知识的运用之外,异域文化方面的考察也有涉猎,学生往往会沿用中式思维,受到母语的强烈干扰,错误率明显增高。(3)地域差异。显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语音语调有很大差异,是学生不适应之一。
  2.主观因素。(1)学生本身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听力考察是全方位综合能力的考察。如果某个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兴趣不浓,学习勉强敷衍,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老本吃光。英语的听力的提高如同练拳脚,业精于勤荒于嬉。稍不留神,词汇量缺乏、语法混乱、句型错误、怕开口朗读等诸多问题暴露无遗。(2)提高听力的辅助手段不到位。听说是英语学习两个主要方面,说则是辅助听力提高的关键之一。而对英语里的音连读、失去爆破和同化不熟悉的话,你会跟不上节奏,说不快,导致听起来困难重重。
  三、命题的特点与思路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对听力做出了明确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一句话,听力理解主要考察学生冲口语语篇中获取信息与观点的能力。
  2.常见的命题范围。2017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去掉了《功能意念项目表》及《话题项目表》,内容要求突出了主题语境,并进行了分类,包括: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人与社会——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科学技术;人与自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宇宙探索。即分成三大类,细分成10类,再下辖合计32小项。听力考查的形式可以是日常对话、简短的叙事、发言、演讲、报告、广播通知、电话录音等。答题形式有单项选择、填空、判断正误和匹配等
  3.一般的命题原则。听力部分的题型仍然是三选一,答案惟一;首句无题,考点均匀分布;设题简明扼要,干扰有效。
  四、解决方法
  1.树立信心。首先,听力材料相比阅读理解,无论从材料本身还是《英语课程标准》里提出的要求,简单多,而且选项也少一个,因此正确率提高是大概率事件。其次,听力播放速度每分钟140-160词,如果坚持短文朗读,注重语音、语调、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和清辅音浊化等变化,一旦训练水平达到这个语速,听起来就不会太困难。
  2.熟悉考查内容。虽然2017《英语课程标准》凸显了核心素养,但我的建议是熟悉掌握常见的功能意念的各种表达,因为这些是口语的精髓,只有了然于心,才能有备而无患。作诗的功夫在诗外!几年来高考的听力测试内容中常见情景有:打电话、约会、看病、住宿、找工作、购物、用餐等,非常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强调口语在语境中的运用。
  3.养成速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的够快就能把瞬间记忆变成短时记忆,甚至是长时记忆,得出正确的答案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不妨借鉴符号,利用缩略等法,速记短文。多记关键词、核心词——时间、地点、人物、数量、方式等辅助场景再现、便于查漏补缺、利于细节核实,甚至是精确计算,从而提高聽力得分。
  4.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就是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泛听只要了解大意即可,在规定的时间里多多益善。记住:找适合自己的材料,但不要把听力材料当成阅读理解材料来处理。选材可以来自音像店、网络、BBC、VOA电台等。也可以通过好的APP实现。还可以利用调速软件执行慢速、中速和快速等智能播放。注意摄取不同国家、性别、年龄的听力材料,提高自身的适应性。
  5.跟读并复述。跟读的目的一是纠正发音,二是模仿语音语调,先少后多,循序渐进。复述是在跟读的基础上,锻炼记忆能力,注重对语篇的整体把握。
  总之,听力考试的得分增加不是一早一夕的事。倘若你真的很急迫,那就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投入极大热情,牢记方法,付诸实践,孜孜以求,定有斩获。
  参考文献: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S],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自译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描述的基础之上,对理论描述和实证研究采取互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对西方的自译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本文基于此,从张爱玲对《金锁记》所自译的两个文本个案开展相应的实证,对自译理论的构建和自译语料研究非常注重。从张爱玲在个案自译当中的总结与他译所拥有的个性和共性,对自译的定义、评价标准和性质进行重新的界定,最后对自译类型学进行了研究范畴方面的初步建立。  【关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课堂上适当地穿插游戏,显然是能使学生开心学习,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游戏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技艺、思维和想像,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游戏;开心课堂;游戏形式;游戏原则;游戏要求;游戏意义  【作者简介】杨婷,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中学。  我国北宋的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那么,英语课上,兴趣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游戏最能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关键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从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做好课堂预习、营造阅读情境、制定阅读计划、强化读前预测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邝栋宁(1973- ),男,广东开
【摘要】校企合作是當前社会经济常见方式,有效实现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大主体之间的资源依赖,为社会培养较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更是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措施。但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高职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机制缺乏健全、课程脱离市场需求以及校企双方存在博弈等问题,无疑影响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对此,本文则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望给予校企合作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
【摘要】手机广告用语在为产品销售服务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介入社会、带动经济、传播文化。本文旨在从批评性语言学的角度,以人际功能、语言功能为工具来分析手机广告用语在中美的差异。  【关键词】批评性语言学;手机广告用语;人际功能  【作者简介】张鑫雨(1996-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2015级本科生;熊柯涵(1997-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2015级本科生。  每个人每天都参与着语言学,在最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在积极的改革当中。尤以高职英语最为突出,但是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沿用的仍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实用性和应用性,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出发,探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以期找出最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作者简介】杨帆,
【摘要】心理诱导法是在充分理解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其逐渐进入学习环境、融入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本文将结合具体英语教学實践,详细分析心理诱导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和写作能够对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优化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理诱导法;初中英
【摘要】教师、教材及学生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以教材为纲灵活的展开教学,当教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时,教师应适度的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本文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教材“二度开发”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二度开发;活化教材;个性化教学  【作者简介】苗艳菲,鲁迅美术学院基础部。  基础英语教学活动毋庸置疑地要围绕教材展开。教材既可以简洁明了地为学生指引学习
1. Definition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  UNESCO defined lingua franca in 1953 as “ a language, which is used habitually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Barotchi 2211). English as a
【摘要】自从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学界关于音乐与文学的边界问题就争论不断,而对于迪伦歌词的探讨往往集中于其思想性和社会意义而忽略了对其文学性本身的研究。加拿大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是一位与迪伦齐名的受到文学奖表彰的民谣歌手,本文通过对他最为著名的歌词《哈利路亚》的诗性分析,发现这是一首蕴含圣经式的创作肌理的“元诗歌”,以此揭示出美国民歌对西方口头叙事传统的继承,从而解答关于文学边界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