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方干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正源方具有缓解化疗后患者白细胞降低的药理作用,分析正源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 使用UPLC-TOF/MS技术检测正源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数据库中检索主要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白细胞减少症相关靶点,用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和“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筛选出度值高的关键成分和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地榆升白片0.11 g/(kg·d)]、正源方高剂量组[2.73 g/(kg·d)]、中剂量组[1.37 g/(kg·d)]、低剂量组[0.68 g/(kg·d)],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ip环磷酰胺[40 mg/(kg·d)]4 d诱导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测定白细胞数、脏器指数,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 使用UPLC-TOF/MS技术共测得24个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正源方的活性成分作用于377个靶点,检索到疾病相关靶点1952个,交集靶点124个.筛选得出人参皂苷Rg1、阿魏酸、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o、山柰酚等核心成分;TNF和IL-6等共20个重要靶点,富集到的关键通路有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等.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正源方高、中剂量给药组的大鼠白细胞计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能够减轻白细胞减少症大鼠脾脏和胸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正源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物质基础是以人参皂苷为主的化学成分,相关作用机制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阐明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关键质量属性,为后续复方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18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建立HPLC特征图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及相似度评价;测定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物质基准进行量值传递分析.结果 18批物质基准的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共确定19个特征峰,分别来自方中当归(峰4、5、19)、桂枝(峰10、11、14)、白芍(峰6、9)、细辛(峰1、3、13、15、18)和炒甘草(峰7、8、12、16、17)
目的 从气味变化角度对侧柏叶炒炭程度进行辨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侧柏叶和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的气味进行检测,采用直观、聚类、指纹图谱法对其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气味分析可明显区分开侧柏叶及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5-甲基糠醛、2-庚醇和2-乙酰呋喃可作为侧柏叶炒适中炭的标志物.结论 侧柏叶炒炭后气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与炮制程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辨识炭药炮制程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目的 研究多花黄精多糖对斑马鱼幼鱼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和泼尼松龙建立斑马鱼幼鱼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依替膦酸二钠组和多花黄精多糖(60、120、240 μg/mL)组,考察药物对斑马鱼早期发育毒性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幼鱼组织的糖含量;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考察各组斑马鱼头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斑马鱼骨质疏松相关基因Runx家族转录因子2b (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2b,
目的 以茶皂素为天然乳化剂制备水飞蓟素纳米乳(silymarin nanoemulsion,SM-NE).方法 使用高速剪切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SM-NE,以平均粒径、粒度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分层指数和外观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摩尔增溶比(molar solubilization ratio,MSR)和胶束-水分配系数(K)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茶皂素对水飞蓟素的增溶能力;对最佳处方和工艺制备的SM-NE进行了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考察.
目的 探讨脑泰方是否通过调控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热休克蛋白B1(heat shock proteins B1,HSPB1)通路降低脑铁沉积、抑制活性氧沉积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产生、减轻神经元铁死亡,从而发挥脑卒中缺血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泰方(27 g/kg)组和去铁酮(125 mg/kg)组,给予药物干预.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术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TⅣ(10 mg/kg)与PNS(25 mg/kg)低剂量组、ASTⅣ(20 mg/kg)与PNS(50 mg/kg)高剂量组、BMSCs输注组、BMSCs输注联合ASTⅣ(10 mg/
目的 探索阶段降湿中高湿保持时间及不同降湿工艺对山药热风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山药干燥效率和品质及揭示相对湿度的调控依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研究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相对湿度恒定10%、50%保持不同时间(5、10、20 min)后降为10%、以及相对湿度50%保持10 min后不同降湿干燥工艺(直接降为10%、20%保持20 min后降为10%、30%,20 min,20%,20 min后降为10%、40%,20 min,30%,20 min,20%,20 min后降为10%),山药
目的 通过系统整理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的中医古代文献,梳理当归四逆汤的药物剂量演变,试确定当归四逆汤的适宜剂量,使其更适合临床实际应用,也为该方的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记载当归四逆汤药物剂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考证当归四逆汤的原书剂量、历代用量演变、药物剂量比例及近现代名医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文献考证,发现当归四逆汤药物使用剂量经历由大变小的过程,并根据当归四逆汤的用量演变规律,推算东汉1两约为现今3 g.且历代医家在运用当归四逆汤时,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的配伍比
目的 探究玳玳果黄酮调控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大鼠病理模型,以非诺贝特、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考察玳玳果黄酮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
目的 探究天佛参口服液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裸鼠移植瘤增殖的作用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9种不同基因突变表型的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裸鼠sc A54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天佛参口服液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剂量相关性;天佛参口服液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