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江西省某幼儿园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例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探寻疫情发生原因,为此类疫情的防控提供经验。
方法通过询问幼儿园园长和各班级老师,以及调阅医疗机构的病例信息等方式搜索病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发病经过,以及流行病学史等内容。使用荧光定量PCR仪对采集的病例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结果本次疫情发病32例,均为学生,发病率为15.69%(32/204);90.6%(29/32)的病例集中在4月27日至5月4日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并伴有肺部炎性改变;病例中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2岁,发病年龄集中在3~5岁,占病例总数的90.6%(29/32)。大(1)班发病率较高,为17.7%(6/34),学前班发病率较低,为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9,P=0.74);男性发病率为17.82%(18/101),女性为13.59%(14/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P=0.45);一楼学生发病率为13.08%(14/107),二楼为18.56%(1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P=0.34)。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在病例标本中检出H7型腺病毒。
结论本次疫情是由人H7型腺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幼儿园通风条件差、晨午检等制度不健全,是造成疾病蔓延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