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高剂量率后装加速照射的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hit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单独行局部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加速照射的方法、副作用及美容效果.方法 46例Ⅰ、Ⅱ期乳腺癌的47个乳腺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后使用了高剂量率192Ir组织间插植瘤床区加速照射(APBI).符合条件的患者包括年龄>40岁、T1~T2N0~N1(≤3阳性淋巴结),手术切缘>1~2 mm,小叶癌和炎性乳腺癌除外.术后接受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2次/d,间隔至少6 h,总量34 Gy分10次5 d完成.治疗后1、6、12个月及以上观察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18~46个月(中位随访34个月),治疗期间急性反应包括红斑、水肿、乳腺触痛和感染共21例(46%),均为1~2级,无3~4级发生.晚期毒性包括皮肤纤维化、乳腺触痛、脂肪坏死及毛细血管扩张1+2级20例(43%),3级2例(4%),其中1例疗后接受6个周期系统化疗.美容效果达到极好和良好的在6、12个月分别为95%、98%,无一局部复发.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APBI后装组织间插植技术具有良好美容功效,急性和晚期毒性作用小,局部控制率有待于长期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期刊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于2008年7月11~13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主任委员于金明、名誉主任委员殷蔚伯、前任主任委员余子豪、候任主任委员李晔雄及各位副主任委员和伞体常委到会,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张辉部长和继续教育部曹刚部长出席了会议。于金明主任委员总结了自第一次常委会后委员会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规范治疗及开展多中心合作等方面所做工作及取得的进展,听取了分管常委关
期刊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7例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行术中超声引导^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11例行胃肠或胆肠短路术。腹部正中切口,暴露肿瘤,利用术中超声探及肿瘤大小、范围,确立进针方向和范围。插植粒子针边界外放1.0~1.5cm,避开血管和胰管,间隔1cm。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隔1cm。^125Ⅰ粒子活度为0
期刊
食管癌放疗10、15、20年生存率如何,文献报道不多.为探讨食管癌放疗的远期疗效,现将1974-1985年间阳城县籍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情况做一分析。
期刊
期刊
RTS-300放疗三维自动扫描水箱系统采用了允进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技术,可快速方便和准确地扫描测量各种型号的医用直线加速器、X刀和^60Co远距离治疗机的射线束参数。该水箱的尺寸638mm×630mm×555mm。另外,该系统还将笔记本电脑做为标准配置。
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保乳术后外科银夹和术后瘢痕的位置,建立一种新的瘤床补量照射方法.方法 以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采用外科银夹标记瘤床内外上下切缘(未标记后切缘).在行CT模拟定位前用铅丝标记术后瘢痕,CT扫描后勾画乳头、银夹和术后瘢痕.虚拟定位布野如下:首先在机架0°时,将射野中心放在标记切缘银夹中心,然后向内切或外切方向旋转机架,使乳腺内银夹在射野中投影满足至少3个以上银夹共
一篇文章如果想顺利经过二审,进而被定稿会通过,首先应在立题时就认真审阅本刊历年已发表文章(如本刊1989-2004年纪念光盘,2005年已出版的期刊)中有无相似内容报道,如已有应比较有无超过原报道的价值;其次要仔细阅读本刊稿约(每年第1、4期)内容;最后再动手仿照本刊相应文章类型撰写。在以往来稿中作者往往因急于文章快发表,而忽略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期刊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1例瓦里安Clinac 23EX直线加速器STPS联锁事故,经检修得以恢复,经验供大家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