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今这个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里,校园生活不再能独善其身,各类流行音乐、网络音乐早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通过社会媒体的强大宣传力的影响下,小学生们对各种流行音乐也是“不会唱来也会哼”。每当看到一些小学生手拿MP4播放器,耳塞里回荡着劲爆的DJ、舞着“双截棍”时,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不轻。所以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现今学校音乐教育应对冲击的基本思路,也是素质教育对当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多元化的紧迫要求。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一切学习活动都注定事倍功半。针对目前流行音乐对小学生有着强大影响力这一现状,我认为不妨来个“顺水推舟”,对课本之外的流行音乐有选择性地引入欣赏课当中,以鲜明的时代感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贴近日常生活、表达朴素的人生哲理、直白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有些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只奉高雅音乐为经典,把一切流行音乐贬得一文不值,视其为“洪水猛兽”,却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时代感和多样性。高雅音乐严肃理性有余而通俗活泼不足,对于生活经历少的小学生来说情感上不容易产生共鸣。而一些流行音乐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更真实直接的表达了人的情绪,人的感情,能激起听者的共鸣,正好填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隙,受到学生欢迎也就水到渠成。其实我国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具有较好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我们应该不拘一格。
  在实践中,我认为流行音乐只要内容健康向上,并能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那么在欣赏课中选录给学生们欣赏并展开讨论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升音乐学习材料的多样化有莫大好处。再加以老师的正确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欣赏音乐的美感,感受音乐的旋律,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能力的核心就是感知音乐所表现的美的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知识技能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条件与前提保证。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一定或必备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审美就无从谈起。正如艺术教育理论家郭声健先生所说的:“如果学生听到一段音乐之后不知所云,不能联想、想像、触动,那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有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新课标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降低了对知识技能要求,淡化了技能训练,但我的理解是新课标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要求我们放弃进行那些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以及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的做法,转而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通过主动地探寻、领悟、体验,真正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所以说新课标对于音乐知识与技术的要求实际上并非是真实意义上的降低,而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
  我在上五年级《春雨蒙蒙地下》一课时,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知识技能。如果单独讲解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很容易产生“一言堂”,使学生丧失对本节课的兴趣。于是我首先创造了情景,让学生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呢?”生:“花丛里、倒影里、山野里……”“春天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永远把它留住呢?那能用什么法办能留下这美好的景色呢?”生:“拍照”“对呀,那我们就拿起相机吧,老师先给你们集体拍一张,摆好‘POSE’了,‘卡 次 嚓’,注意相机发出怎样的声音。相机发出的声音组合起来原来就是我们音乐中的知识——切分节奏。”请同学们模仿一下相机的声音,“卡次嚓”……“ XXX ”。平时枯燥的知识在有趣的拍照游戏中掌握了,学生学得也很快乐。“听,老师的春天在哪里找到呢?”“在春雨里”“是啊,春雨淅沥沥地下,落在美丽的红花上、小草上,你们就是这些红花绿草,请和春雨打声招呼吧‘刷刷刷’”。 紧接着我让同学们用象声词来模仿春雨“唰唰唰唰”地声音,然后再列举出大雨“哗啦啦”的声音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巩固歌曲中春雨的唱法。“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那动听的旋律吧,说说听后的感受?”有的说很轻柔,有的说很优美等。我作了总结是啊,因为歌里唱‘春雨蒙蒙地下’,那一定是很柔美的,不像夏天的雨那么粗暴。等学生在演唱时,不用我提示,自然地把声音放小了,放柔了,声音的要求解决了。最后一句歌曲是从MP到PP的处理,我先问学生“听春雨的声音为什么到最后越来越弱了呢?”“因为雨越下越小,越下越小,渐渐地,雨停了”。学生感受到了这一情景,在演唱中就轻而易举地处理好了力度记号。通过这些形象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在演唱中得以很好地运用。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的能力
  音乐评价能力是指判断音乐艺术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其中包括评价音乐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学生对音乐的评价是在学生心目中对音乐审美价值的衡量,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另一重要分支。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自主评价能力,就会发现不了音乐中美的特征,不能判断雅与俗,不能认识到音乐内容中的积极的、进步的一面。造成无法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势必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体会不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无法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那些在现代商业利益驱使下,只为了满足感性刺激和发泄需求的文化糟粕就会比优秀音乐作品很容易侵占学生们的视听空间,又反过来左右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所以作为音乐教师,与其去阻止学生去接触这些商业文化,还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自己学会欣赏和分辨音乐,提高对垃圾音乐文化的“免疫力”。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比较的教学手段来渗透评价。特别运用好比较这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优秀音乐作品与低俗无聊的音乐歌曲放在一起作欣赏比较,引导学生探讨比较音乐的感受,让学生们在讨论中学会辨识美与丑、在比较中认识雅与俗。比如:在课堂中,分别播放旋律高亢优美、极富个性的《山路十八弯》和几乎谈不上旋律却非常流行的网络歌曲《猪之歌》,或者播放旋律抒情,歌词表达母子亲情的《懂你》和歌词内容极为消沉低俗、表现极端无聊又非常流行的歌曲《狼爱上羊》,启发引导学生们畅谈比较歌曲旋律的美与丑,歌词所表达的雅与俗。通过讨论使学生们逐渐认识了一些庸俗低级音乐的共同特点:旋律简单易记但太平庸,节奏强烈但太刺耳,歌词上口但太粗俗,表达情感直白但太露骨,有如无病呻吟一般。通过对比、讨论体会比言传说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音乐的艺术价值”,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怎么样鉴赏歌曲,怎么样学唱。当“流行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流行感冒”这则关于流行的笑话在学生当中流行起来时,学生们对流行音乐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在企业的知识观的基础上,从企业核心能力构建角度,阐述了企业知识共享的战略意义,并给出了知识经济下企业利用知识共享战略塑造核心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的知识观 知识共享 核心能力    一、基于知识的企业观  Penrose(1959)认为,企业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对交易成本的节约,而在于企业资源的积累,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拥有的知识和管理能力。企业存在是因为企业能比市场更好
美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并且具备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创新性和实践性.当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将同实际相联
【摘要】企业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和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施工定额,支持企业正确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编制、使用施工企业定额的重要性就日益突出。作为施工企业人员,更应当认清形势,把研究分析建立施工企业定额是当做工作重点来抓。因此施工企业如何结合本企业特色和经营状况编制自己的一套企业定额,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施工企业;预算定额;编制    
声乐专业课程的设置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听、唱、表演及教学等综合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在日前的教学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研究已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了,但是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虽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已越来越深入。因此,本文以笔者所教初中体育学科出发,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入手,探索如何在体育这一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以备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
一、概论rn从古至今,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对于音乐教育有着不同的影响.世界各国自古以来都显示了教育界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古代,传统的教育思
[摘要] 从根本上来说,会计系统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耦合而成的。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二者的理论基础有其同源性,但也各有其不同的运用领域。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为实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目标和满足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服务。  [关键词] 会计系统 耦合开放系统 管理活动    自20世纪50年代会计逐步形成了财务会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意义.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在培养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情
【摘要】近年来,煤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机电设备的使用范围大大增加,这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正确使用与维护设备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由操作工人和专业检修人员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及参数要求和保养细则来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维护工作,也是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要求。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