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对管理 提高期刊质量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期刊的质量就成为了期刊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提高期刊质量,加强对校对工作的管理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期刊质量 校对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a)-0000-0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期刊业的繁荣,提高期刊的质量就成为了期刊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加强对校对工作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 加强对校对人员的思想管理,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前提
   校对人员整天面对的是文字、数字、稿子,既枯燥又乏味,久而久之思想上对这项工作会产生厌烦情绪,表现在工作上就不那么认真负责了,其所负责的期刊校对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疏漏,给作者和读者带来一定的伤害。校对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校对人员的思想管理,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要通过采取定期组织校对人员学习校对的地位、作用、理念和职责;学习优秀校对人员事迹等方式,提高校对人员的思想认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校对工作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独立工序,它处在编辑工序之后,印制工序之前的关键环节,编辑工作的疏漏,可以由校对来弥补,而校对工作的疏漏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和损失。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中的最后质量把关流程,不仅“校异同”,而且还要“校是非”,是最基础的专业性工作。校对工作是对编辑工作的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校对差错率的多少,可影响到一篇文章、一本期刊水平的高低。如果校对工作不认真,就不能发现编辑过程中的疏漏、排版过程中差错,这不仅影响期刊水平,而且还有可能误导读者。因此,校对工作是期刊出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人员必须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
   2.培养校对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是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要通过经验交流、角色互换等活动,让校对人员感受到本岗位的重要和责任的重大,自觉树立岗位意识、责任意识。也只有当校对人员建立起自身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时,才会在工作中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更好地注重工作细节,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
  
  2 加强对校对人员的素质管理,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基础
   校对人员素质的高低会影响期刊出版的质量。校对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校对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文字素质、渊博的知识素质和较高的专业素质等,才能胜任校对工作。校对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 1.较高的政治素质。要求校对人员必须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熟悉和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避免出现政治性错误。
   2.较强的文字素质。语言文字是校对工作的基本功。要保障校对质量,校对人员没有文字素质作基础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校对人员要辨清字的写法,理解字义,掌握汉语拼音、标点符号、数字的使用,懂得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和古汉语知识,有较丰富的逻辑知识,熟练使用工具书。
   3.渊博的知识素质。校对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校对的基本素养,了解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外,还要广泛地涉猎有关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特别要对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现行的法律法规等有基本的理解,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从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
   4.较高的专业素质。校对是一门专业,本身有一套业务知识需要很好掌握。校对中,常常会遇到原稿整理加工中疏漏的一些问题。如“账、帐”,“交、缴”等字音相同,但字义不同的问题;引文不准,引文注释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原稿中运用名称、时间、数字等不符合规定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将它们改正过来。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虽然省去校对人员大量繁琐的工作,但电脑也存在局限性,虽然容量大,速度快,但不能“校是非”,因此,“校是非”成为现代校对的主要功能。在这方面实际上也给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要使校对人员具有以上四个方面的素质,就要加强对校对人员的素质管理。要尽可能给校对人员创造一些业务学习机会,规定必学内容,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条件的可输送到专业院校进修;要尽可能组织安排校对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在职学习,鼓励自学各学科知识,还要经常组织校对人员进行文字业务交流、探讨,并及时添置、配备必要的资料和工具书,不断增大他们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才能,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校对人员的素质管理,才能保证期刊质量的提高。
   3 加强对校对人员的制度管理,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对工作也是如此,不能靠简单的诠释,更不能靠不厌其烦地说教,而是必须建立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这是做好校对工作,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制度管理,让校对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能明确自己的义务,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多少,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达到什么目标。这样校对人员不但能够积极、主动、有序的工作,而且还能使校对人员在有序的工作中逐渐培养起社会责任意识。在制度管理上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三个制度的建设:
   1.责任制度建设。责任制是明确校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利益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强校对人员的责任心,对提高期刊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建立以责任校对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首先,对校对流程以及每一个校对人员的职责进行严格界定,形成岗位明确、职责清晰、运作规范的职责体系,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根据校对人员的工作任务,确定考核指标,以时间、数量和质量为标准,进行量化,尽量把软任务变成有一定度量标准额的硬指标。其次,每期刊物都应指定一名编辑任责任校对,责任校对要对当期刊物的校对质量负全责,他是校对工作的组织者,在校对过程中要起好调度、联络、协调的作用,将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个校对人员。责任校对还要做好每个校次的统校和校样整理,以及最后的核红检查、签字付印等。编辑部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订校对有关的规章制度。责任校对不仅要承担数量指标,更要承担质量目标。编辑部要根据制订的明确的校对质量要求和具体的差错率指标,根据出版后的审读结果,分清责任,对责任校对进行考核。达到或超过目标的,给予经济奖励,达不到目标的,给予必要处理和经济惩罚。责任校对还应在当期刊物上署名,以接受读者的监督,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
   2.奖惩制度建设。实行有章可循、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它不仅可以打破原有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还可以充分调动校对人员的积极性。奖惩制度的建立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奖罚制度一定要讲求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合理的奖罚制度不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会带来许多消极作用。在制定奖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讲求合理,既要让每一个校对人员能够接受和服从,又要使他们能够完成奖罚制度所规定的考核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校对人员努力工作,将自身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化,从而保证期刊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制定奖罚制度一定要追求公平性原则。公平是奖惩制度建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对校对人员来说,不论工龄长短、职务高低、能力强弱,都应以同样的标准来考核,来奖惩,不能有例外,更不能允许有人凌驾于奖罚制度之上,无视奖罚制度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校对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奖惩制度的建设要与量化管理相结合。量化管理包括校对任务量化和校对质量量化两个方面。校对任务量化管理,通称定额管理,即给校对人员规定校对工作量定额。质量量化管理 , 即将校对质量进行量化,对不同校次规定“灭错率”或“留错率”。在实施校对管理时,既要计算校对完成量 ( 定额 ) ,又要检查校对质量指标。如果质量没有达到规定的量化指标,就应扣减相应校对完成字数作为惩罚;如果校对质量高于规定的量化指标,则应增加相应校对完成字数作为奖励。校对人员发现了原稿的错误,应视错误的性质给予物质奖励。只有按校对有关规定办事,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校对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监督制度建设。监督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校对人员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有利于防范校对疏漏。建立监督制度,可以针对校对工作设立校对质量、数量记录和质疑卡,设置专人检查校对质量,对校对差错超过质量规定者要实行倒扣,对出现重大差错者追究责任,促使每一个校对人员关心自己的校对质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此外还可以定期对刊物中的差错进行通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或者经常在刊物上刊登读者的批评意见,发动群众帮助消灭差错,切实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 总之,加强对校对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是期刊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科技进步的新时代,校对工作面临着新的局面和挑战,校对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储备足够的知识,并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好校对工作,才能保证期刊的质量。
  
其他文献
历史街区的景观改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也对部分亟待保护和改造的历史街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定位。民国风下的“书香悠然,宁静自然”的休闲养生型古镇是重庆金刚碑历
根据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优点,在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主矢量分析(PCA)将高维相关变量转化为低维独立变量,利用其特征值建立径向基函数神经
高层建筑钢管柱内混凝土质量无法直观检查,为保证管内混凝土质量,通过不同浇筑工艺试验,选择适宜成熟的振捣法施工,并指出质量控制要点。
设计了磨辊间管理系统RSMS,用其对整个磨辊间轧辊等部件实行全面的跟踪管理,该系统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世博会园区浦东部分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Ⅱ标区域施工过程中,遵循“绿色施工”理念,通过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采取因地制宜节材、节电、节水和环境保护措施,创建绿色
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是政府应当履行的核心职责,也是地方政府良治的基本表现。而破解当前民生难题,改善民生发展绩效依赖于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
从建筑节能和建筑外立面装饰效果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胶粉聚苯颗粒外饰面粘贴面砖外保温技术可满足节能环保和装饰要求,且便于施工。介绍其技术特点及其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要
奥宇拼装式全钢大模板系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经过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现已成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工业化模板的主体。该模板结构标准化、模
介绍了由三维实体模型自动生成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工程图样及打印输出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