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界观测的长三角某工业区O3来源特征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trai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上海某石化工业区臭氧来源特征,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对该工业区O3及其前体物和气象参数展开了为期3个月(2020年6~8月)的同步连续观测.采用TCEQ (Texas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区域背景臭氧估算法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研究工业区区域背景和本地生成O3浓度贡献,并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①观测期间园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风,平均温度为27.12℃.ρ(VOCs-36)日均值为32.05 ~240.51 μg·m-3,烷烃浓度占比最大;ρ(NOx)日均值为10.15 ~47.51 μg·m-3;ρ(O3)为31.81~144.43 μg·m-3.②TCEQ法得出的区域背景O3浓度[ρR(O3)]为32.63 ~191.13μg·m-3,本地生成O3浓度[ρL(O3)]为16.08~134.25 μg·m-3,区域背景占比ω(TCEQ)为32.6%~87.7%.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出的区域背景[ρPCA-R(O3)]为66.38 ~219.83 μg·m-3;③TCEQ法计算得出的本地生成O3浓度变化基本能够与该园区内臭氧生成潜势的变化对应,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吻合效果,经验证结果具有可靠性;④剔除由于站点浓度异常情况带来的计算误差,观测期间区域背景O3占比基本处于75% ~95%范围内.综上,园区内O3浓度组成以区域输送为主,应重点关注工业区周边城市的O3污染治理,落实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措施.
其他文献
现代骨科手术逐渐向精准和微创方向发展.与传统手术比较,精准化、微创化程度更高的骨科手术机器人逐渐走进医学研究者的视野,并成为当前骨科手术的研究热点.目前,骨科机器人在国际、国内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已投入临床应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骨科机器人正向智能化、远程化、个体化、普及化发展,并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骨科手术.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单孔经膀胱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择7例行机器人辅助单孔经膀胱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对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7例患者的手术均在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为2.5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ml,平均住院天数为5d.术后未放置腹腔引流管,无护理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拔管后尿控良好.医护人员做到有效沟通、团队协作,将优质护理贯穿于整个围术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分工合作,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结论:对行机器人辅助单孔经膀胱入路
为探索PM2.5组分高时间分辨观测数据在污染事件源解析中的应用,于2017年1~12月对南京市环境空气中PM2.5组分进行连续观测.分别利用重金属自动分析仪、离子在线分析仪和半连续OC/EC分析仪测定PM2.5中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小时浓度.选取其中15种元素与5种丰量组分,分别基于3次污染事件(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春季沙尘暴和冬季灰霾)和全年的观测结果采用正矩阵因子分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进行源解析,并比较不同输入数据条件下(PMF烟花-沙
为探究华中地区灰霾天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潜在健康风险,于2018年1月13~24日对华中区域观测点——黄冈站点加密采集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PM2.5中Cr、Mn、Co、Ni、Cu、Zn、As、Cd、Sn和Pb进行分析,通过富集因子法对其污染特征进行探讨,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暴露模型对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观测期间PM2.5中Zn质量浓度最高,致癌物质As、Cd质量浓度均高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限值,7
通过对厦门湾城市群在COVID-19封锁前后6周内(2020-01-11 ~ 2020-02-21)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本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人为污染源.在春节假期与封锁叠加期间,SO2、NO2、CO、PM10和PM2.5浓度相比于节前1周的下降幅度分别为6% ~22%、53% ~ 70%、34% ~48%、47% ~ 64%和53% ~ 60%,而O3浓度变化没有一致的规律性;与2018 ~2019年历史同期相比,PM2.5、PM10、 CO和NO2的下降幅度更大,但SO2的下降幅度相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盆底肌疲劳、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CPID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抗菌、消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底肌电位、盆底肌疲劳值、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骶疼痛、带
为了解华北区域光化学污染特征,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石家庄和兴隆地区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对空气中的羰基化合物进行采样,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区域羰基化合物的组成、体积分数、来源、·OH损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本研究共测定了13种含羰基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体积分数最高的3种物质为丙酮、甲醛和乙醛[石家庄地区:(6.46±5.25)×10-9、(3.76±2.29)×10-9和(2.65±1.74)×10-9;兴隆地区:(1.85±1.27)×10-9、(1.
2020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了1例12岁女性咳血患儿.CT及MRI均提示左下肺叶背段肺组织、左主支气管及左背段支气管内结节状肿物.纤支镜下切除主支气管内病灶活检,结果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行机器人辅助左肺下叶背段解剖性切除、支气管切开瘤体切除及支气管修补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复查,无肺不张、气胸及瘤体残留.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于小儿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可行的,其清晰稳定的视野、多自由度的器械、抖动过滤功能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
使用ZF-PKU-1007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连续监测系统,于2018年8月25日至9月30日在廊坊开发区对99种VOCs进行监测,并开展不同O3污染情况下ω(VOCs)特征、大气反应活性及来源研究.结果 表明,监测期间廊坊开发区ω(VOCs)平均为(75.17±38.67)×10-9,O3污染日和清洁日ω(VOCs)平均分别为(112.33±30.96)×10-9和(66.25±34.84)×10-9,污染日ω(VOCs)较清洁日偏高69.6%;对于大气反应活性,污染日和清洁日VOCs对臭氧
为认识近年来长江流域中游两湖(湖南-湖北)盆地大气环境变化特征,本文利用两湖盆地2015 ~ 2019年冬季近地面PM2.5和PM10观测数据,结合风速、地形和植被指数等资料,探讨两湖盆地冬季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风速、地形和下垫面的关联.结果 表明:①两湖盆地2015~2019年冬季PM2.5污染频发,其中两湖盆地西北部的襄阳和荆门的冬季平均分别多达62 d和61d出现PM2.5污染(PM2.5>75μg·m-3),襄阳重污染(PM2.5>150 μg·m-3)多达19d,表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