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从该校学生管理模式、特点入手,对该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推动该校的学生工作信息管理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学生管理;研究
我国各高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技术不断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于2010年逐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并于2015年重点推行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给该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也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一、信息化背景下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现状
(一)学生管理的内容
学生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版块内容关联性强,需要整合各版块内容。本人认为目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学生管理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养成教育、党团教育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二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指导等。三是学生事务管理,包括请假、节假日管理、奖助贷补勤管理、班级管理、公寓管理等。
(二)学生管理的模式
所谓学生管理模式,指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体自我特性的学生管理理念方式和操作方法。学生管理模式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发挥着至下而上,至上而下的双向作用。
学生管理信息化之前,该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从信息化场层面看,该校的学生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工作仍然采用纸质方式,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虽已有信息化的影子,但学生日常申请审批等工作仍然使用的传统手工模式,其主流还是传统管理的方式,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尴尬的地位。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教务管理方面已开展得较成熟。但学生管理工作各高校模式不一,很难有一个软件系统能真正满足各学校的管理需要,需要订制开发,这也是阻碍该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信息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一)信息化实现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数字化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社会各领域影响深远,目前信息化已经向数字化,大数据转向。在这之前,学生的各项信息统计基本采用一张信息表的形式来完成,而现在,学生的信息统计已经采用的是数字存储的方式,当需要查找的时候,能很快通过检索的方式快速查阅,方便使用。与此同时,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各系统各平台间可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要符合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标准,往往各系统的数据会在中心数据库中进行交换,以实现学校数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权威化、集成化,并能够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共享性,为业务和使用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统一的数据存储。目前该校已基本实现学生基本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该系统集成了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资助管理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便利,让该校学生管理更趋科学化、高效化。
(二)学生管理信息化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首先,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一类群体,无疑也是受网络影响较大的重要群体,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各项低成本交流手段能有效的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技术在受到大学生追捧的同时也及大的提升了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沟通效率。目前,该校学生管理中使用的信息化手段很多,如QQ、微博、微信等常用手段。同时,该校也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迎合学生的沟通习惯,基本可实现学生一对一沟通,一对多沟通,信息化手段给辅导员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信息化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学生工作现代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推动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推进的确为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该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如在使用学生管理系统能快速检索到学生的个人信息,不用从大推的纸质资料中翻阅。
三、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信息化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一)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的长遠的规划
虽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推进已十年有余,但部分领导将信息化建设看成锦上添花,而不愿意真正参与到信息决策当中,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到位,缺乏长远规划。
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牵扯部门多,需要经过科学合理规划,需要领导认清信息化趋势,紧跟时代步伐,要有大局观念,能够主动的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理论,统揽全局、高瞻远瞩。
(二)管理手段不能与信息化建设有机契合
管理手段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很多工作无法从传统纸质管理的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缺乏又有学生管理经验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得学生管理水平无法与信息技术同步提高,管理人员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步伐。
学生管理人员要根据信息化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该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和目标,对现有阻碍信息化发展的学生工作模式进行必要调整。
(三)信息化利用效率低下
目前,在该校各部门根据业务开展情况独立进行信息化建设,缺少部门间的兼顾,学生各项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互换。各系统间仅考虑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工作的需要,没有考虑协调共享,各软件不能互用甚至出现不兼容的现象。
高校应该协调整各部门,整合各信息化平台的资源,做到统一门户、信息共享、数据交换。
(四)学生管理信息化安全有待一步加强
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套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信息化管理,涉及到学生的个人信息较多,如何科学管理、使用、维护?如何更好的规范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信息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能被高效使用。目前该校仅有一些软硬件、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来保护信息系统,未从人员方面加以管控。需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责任机制、增加操作权限、建设信息安全人才队伍。
关键词:信息化;学生管理;研究
我国各高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技术不断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于2010年逐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并于2015年重点推行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给该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也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一、信息化背景下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现状
(一)学生管理的内容
学生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版块内容关联性强,需要整合各版块内容。本人认为目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学生管理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养成教育、党团教育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二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指导等。三是学生事务管理,包括请假、节假日管理、奖助贷补勤管理、班级管理、公寓管理等。
(二)学生管理的模式
所谓学生管理模式,指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体自我特性的学生管理理念方式和操作方法。学生管理模式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发挥着至下而上,至上而下的双向作用。
学生管理信息化之前,该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从信息化场层面看,该校的学生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工作仍然采用纸质方式,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虽已有信息化的影子,但学生日常申请审批等工作仍然使用的传统手工模式,其主流还是传统管理的方式,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尴尬的地位。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教务管理方面已开展得较成熟。但学生管理工作各高校模式不一,很难有一个软件系统能真正满足各学校的管理需要,需要订制开发,这也是阻碍该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信息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一)信息化实现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数字化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社会各领域影响深远,目前信息化已经向数字化,大数据转向。在这之前,学生的各项信息统计基本采用一张信息表的形式来完成,而现在,学生的信息统计已经采用的是数字存储的方式,当需要查找的时候,能很快通过检索的方式快速查阅,方便使用。与此同时,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各系统各平台间可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要符合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标准,往往各系统的数据会在中心数据库中进行交换,以实现学校数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权威化、集成化,并能够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共享性,为业务和使用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统一的数据存储。目前该校已基本实现学生基本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该系统集成了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资助管理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便利,让该校学生管理更趋科学化、高效化。
(二)学生管理信息化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首先,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一类群体,无疑也是受网络影响较大的重要群体,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各项低成本交流手段能有效的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技术在受到大学生追捧的同时也及大的提升了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沟通效率。目前,该校学生管理中使用的信息化手段很多,如QQ、微博、微信等常用手段。同时,该校也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迎合学生的沟通习惯,基本可实现学生一对一沟通,一对多沟通,信息化手段给辅导员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信息化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学生工作现代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推动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推进的确为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该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如在使用学生管理系统能快速检索到学生的个人信息,不用从大推的纸质资料中翻阅。
三、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信息化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一)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的长遠的规划
虽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推进已十年有余,但部分领导将信息化建设看成锦上添花,而不愿意真正参与到信息决策当中,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到位,缺乏长远规划。
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牵扯部门多,需要经过科学合理规划,需要领导认清信息化趋势,紧跟时代步伐,要有大局观念,能够主动的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理论,统揽全局、高瞻远瞩。
(二)管理手段不能与信息化建设有机契合
管理手段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很多工作无法从传统纸质管理的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缺乏又有学生管理经验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得学生管理水平无法与信息技术同步提高,管理人员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步伐。
学生管理人员要根据信息化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该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和目标,对现有阻碍信息化发展的学生工作模式进行必要调整。
(三)信息化利用效率低下
目前,在该校各部门根据业务开展情况独立进行信息化建设,缺少部门间的兼顾,学生各项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互换。各系统间仅考虑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工作的需要,没有考虑协调共享,各软件不能互用甚至出现不兼容的现象。
高校应该协调整各部门,整合各信息化平台的资源,做到统一门户、信息共享、数据交换。
(四)学生管理信息化安全有待一步加强
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套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信息化管理,涉及到学生的个人信息较多,如何科学管理、使用、维护?如何更好的规范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信息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能被高效使用。目前该校仅有一些软硬件、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来保护信息系统,未从人员方面加以管控。需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责任机制、增加操作权限、建设信息安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