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调查资料表明,厌学是当前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情绪,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情绪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他们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中学生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一份资料显示:对一所中学438名中学生做了调查,26%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的人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回答不愿上学。这说明,学生存在厌学思想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厌学情绪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下,自制力较差,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但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使厌学面呈扩大趋势。
  一、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原因
  1.学生的个人因素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活动,需要学习者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精神。现在有不少学生都存在性格缺陷,自制能力较差。另外,学生的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也不高。当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灰心失望,产生学习无望的情绪,或者干脆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自此“破罐子破摔”,不再做任何努力。再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普遍认为不读书也能有工作,失去了读书的动力。
  2.外在的客观因素
  外在因素有四种。第一,学习本身是一种长期、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学习的内容庞杂繁复,记忆的过程反反复复,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第二,社会上的不良思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偏差,认为一切都应该向钱看,与其坐在教室里读书,不如早早进入社会挣钱。另外,一些知识群体的工资不高,生活较为清贫,也是这种思潮泛滥的推动力。第三,近年来,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只注重升学考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一成不变。一些教师在讲课时也是照本宣科,片面地评价学生,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第四,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总以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有零用钱就是爱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生活关心多,学习和心理成长关心少;或者父母本身思想和价值观也有些偏颇,不能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又或者有些父母对孩子不善管教或疏于管教,致使孩子滋生厌学情绪。
  二、消除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措施
  1.要在社会上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第一,要在全社会营造出“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的良好氛围。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加强正面、积极的思想宣传。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思想教育,树立文化偶像,倡导终身读书和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二,健全选拔人才的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并进行督促和检查,让学生乐于学习。第三,要净化社会环境,端正社会风气,特别是电影和音像制品应该宣传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避免学生接触不良信息,减少负面影响,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2.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的教师
  第一,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促进家人之间的交流,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第二,父母和孩子都应控制坐在电视、电脑前的时间,增加家人相聚的次数,增强家庭的文化氛围,让孩子在书香中快乐地成长。第三,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行为的楷模,教导孩子积极向上。
  3.学校和教师也要担起校正学生学习态度的重任,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第一,学校要明确教育的方针,教育并不只是教学更要育人。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要摒弃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另外,要改善评价的体系,实现学生评价多样化,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感受,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第二,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与时俱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评价学生,多鼓励,多关心,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减少师生之间的抵触情绪,实现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4.学生应提高自身修养和自制力,自觉抵抗厌学的不良情绪
  第一,要让学生多参加劳动,锻炼身体。适量的劳动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效手段。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不可豁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是或师傅,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笔者认为,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意志力薄弱和缺乏理想的问题,是缺乏劳动和锻炼的一种表现。适当的劳动不仅是一种学习之外的调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持久力、消除厌学情绪的一种方法。此外,让学生多参与挫折教育,增强遇挫的处理能力。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内驱力,才能抵抗厌学情绪的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时代使命与历史局限性的整理,认为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与人的解放仍然是我们理解"当代的精神处境"的重要美学线索.
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和其在产业结构中附属地位,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农业存在的各种弊端却严重地制约了产业化的进程.本文对制约农业产
随着20世纪末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这也对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将茶文化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改革教学手段,使用数学软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高校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快速时期,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中文热的潮流,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文教学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然而,中文教育大多都将重心放在了词汇,
考核是检验教学与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根据考核反馈的信息,一方面改进教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出一套俄语精读课测
“中式英语”这个词语在英语里面被称为“Chinglish”,意思是汉语及英语组合而成的语言,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也叫“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从最早我们自己讽刺初学者英文水平低,到后来好多外国人搜集散布在公共场合里不经意间的“巧妙”错用,再到如今中国人开始故意错用甚至自创英语单词,中式英语的内涵在不断地被拓展,人们对中式英语的态度也由开始的拒绝、嘲笑转变为欣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