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生不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古希腊大立法家梭伦曾经说:人被指定的寿命是70岁。《圣经》中记录的最长寿者是玛士撒拉,据说他活到969岁。目前已被证实的世界上最长寿者是法国妇女让娜·卡蒙,她活了122年零164天。至少从近期看,全球绝大多数人是活不到这个岁数的。然而,一位英国遗传学家却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活到1 000岁并非没有可能。他的乐观并不是盲目的——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大幅度延长动物的平均寿命是很有可能的。
抗衰老药物
很多科学家希望研制出一些抗衰老药物,以达到帮助人类延年益寿的目的。事实上,某些营养补充剂确实在抵抗一些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或在延长动物的平均寿命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在人类身上尚未被证明有任何效果。
2008年,葡萄牙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节目展示,有一种植物提取物有可能让酵母细胞永生,这种植物的分子能在氧化剂和热应力等致命条件下保护细胞。
对于使用抗衰老药物以期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做法,有些科学家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衰老是一种自然过程而不是什么疾病,因此没有必要通过服用药物来试图减缓衰老进程。
限制热量
1934年,美国科学家在观察实验室老鼠时发现,那些被喂食热量剧减的食物,但主要营养水平仍能得到维持的老鼠,其寿命竟然比预期增加了一倍。1986年,有研究报告说,限制实验鼠的热量摄入能够显著延长其寿命。不仅如此,热量限制还使得老鼠长久保持青春容貌和年轻活力,延缓了衰老性疾病的出现。2007年,有专业论文指出,在动物身上导致“热量限制性长寿”的基因是PHA-4,在人类身上也可能相似。据此将来有可能开发出长寿药物,其原理就是模拟热量限制的效果。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提醒说,药物再好也无法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的锻炼对于想长寿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于采取限制热量方法的人来说,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可能导致很多负面影响。
克隆和器官替换
随着人体克隆和干细胞研究等生物技术的发展,用人工培育的“新”器官组织替换衰老器官组织的前景已经显现。
在实验室中,培育器官组织用以替换的可行性已被证实,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实验就是科学家制造了一个狗膀胱,把它移植到一只狗的体内后发现它仍具有活力。不过,膀胱和其他简单生物结构易于被人工培育,而哺乳动物的关节和肢体等复杂生物结构目前还无法被人工培育。但考虑到技术进步的速度之快,人工培育简单或复杂的器官组织来移植、替换衰老或损坏的器官组织终将实现。其中最令人向往的一个场景是,一个人的大脑被从他已经衰老的躯体上移植到用他的身体组织克隆的一个新的年轻的躯体上。器官组织克隆替换技术的支持者相信,在延长寿命的各种未来技术中,该技术将最早成熟及应用。
人体冷冻
人体冷冻技术为人类最终等到实现“青春永驻”梦想的那一天提供了一种可能,它就相当于一辆“通向未来的救护车”,这个“未来”就是各种生命延长技术大显身手的那一天。
人体冷冻学的基本思路是:在成千上万年间都不至于引起生物组织改变的低温下,让渴望永生者能够有大量时间来等待未来延长生命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未来的医学技术不仅能够治愈疾病,使每个人都能够返老还童,而且还能够修复由冷冻保护过程所引发的一切损害。人体冷冻学家们相信,有朝一日,由疾病、衰老和冷冻过程所带来的一切损害都将被纳米技术修复。
就目前而言,人体冷冻学还不是一门现实可行的科学,迄今为止,还没有哪怕一只哺乳动物在经过冷冻保存后死而复生。难怪一些学者表示,“相信冷冻技术能让人死而复生,就好比相信能让一只汉堡包重新变回一头牛一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冷冻保护技术的一些基础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暂停生机和下载心智
所谓“暂停生机”,是指利用外部手段延缓生命进程,而非终止生命。在此情形下,呼吸、心跳和其他非自主功能或许仍在进行,但只有通过人工手段才能探察到。例如,极度低温已被用来促使个体功能的延缓,尽管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尚未应用于人类,但在狗、猪和鼠身上进行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著名科学期刊《科学》曾刊登文章称,用化学方法对老鼠进行的暂停生机实验已经取得成功。
所谓“下载心智”,是指将人的心智(意识)传输到一个更耐用的材料容器上。说到这个容器,你恐怕最先想到的就是电脑,但这里所说的“容器”并不一定就是电脑。这个理念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即意识完全是由一个异常复杂、相互作用的生理与化学系统决定的。目前,多项正在开发中的技术都假设将在类似的时间框架内完全读懂人的大脑功能。假如向电脑传输人类心智真的能够成功,那么既然可以制造寿命很长的高强度电脑,也就可以从理论上大大延长人的寿命,甚至可以通过复制将一个人的心智传输到多台电脑上。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人类向来如此,否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就不会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了。尽管长生不老看似不太靠谱,但最大限度地延年益寿对聪明的人类来说应该不是难事,毕竟科学家们所作的研究以及取得的进展,大家都有目共睹。说不定就像人们最初不相信的克隆技术已经变成了现实一样,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生命技术也终将会达成目标。也许,那只是时间问题。
抗衰老药物
很多科学家希望研制出一些抗衰老药物,以达到帮助人类延年益寿的目的。事实上,某些营养补充剂确实在抵抗一些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或在延长动物的平均寿命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在人类身上尚未被证明有任何效果。
2008年,葡萄牙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节目展示,有一种植物提取物有可能让酵母细胞永生,这种植物的分子能在氧化剂和热应力等致命条件下保护细胞。
对于使用抗衰老药物以期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做法,有些科学家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衰老是一种自然过程而不是什么疾病,因此没有必要通过服用药物来试图减缓衰老进程。
限制热量
1934年,美国科学家在观察实验室老鼠时发现,那些被喂食热量剧减的食物,但主要营养水平仍能得到维持的老鼠,其寿命竟然比预期增加了一倍。1986年,有研究报告说,限制实验鼠的热量摄入能够显著延长其寿命。不仅如此,热量限制还使得老鼠长久保持青春容貌和年轻活力,延缓了衰老性疾病的出现。2007年,有专业论文指出,在动物身上导致“热量限制性长寿”的基因是PHA-4,在人类身上也可能相似。据此将来有可能开发出长寿药物,其原理就是模拟热量限制的效果。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提醒说,药物再好也无法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的锻炼对于想长寿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于采取限制热量方法的人来说,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可能导致很多负面影响。
克隆和器官替换
随着人体克隆和干细胞研究等生物技术的发展,用人工培育的“新”器官组织替换衰老器官组织的前景已经显现。
在实验室中,培育器官组织用以替换的可行性已被证实,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实验就是科学家制造了一个狗膀胱,把它移植到一只狗的体内后发现它仍具有活力。不过,膀胱和其他简单生物结构易于被人工培育,而哺乳动物的关节和肢体等复杂生物结构目前还无法被人工培育。但考虑到技术进步的速度之快,人工培育简单或复杂的器官组织来移植、替换衰老或损坏的器官组织终将实现。其中最令人向往的一个场景是,一个人的大脑被从他已经衰老的躯体上移植到用他的身体组织克隆的一个新的年轻的躯体上。器官组织克隆替换技术的支持者相信,在延长寿命的各种未来技术中,该技术将最早成熟及应用。
人体冷冻
人体冷冻技术为人类最终等到实现“青春永驻”梦想的那一天提供了一种可能,它就相当于一辆“通向未来的救护车”,这个“未来”就是各种生命延长技术大显身手的那一天。
人体冷冻学的基本思路是:在成千上万年间都不至于引起生物组织改变的低温下,让渴望永生者能够有大量时间来等待未来延长生命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未来的医学技术不仅能够治愈疾病,使每个人都能够返老还童,而且还能够修复由冷冻保护过程所引发的一切损害。人体冷冻学家们相信,有朝一日,由疾病、衰老和冷冻过程所带来的一切损害都将被纳米技术修复。
就目前而言,人体冷冻学还不是一门现实可行的科学,迄今为止,还没有哪怕一只哺乳动物在经过冷冻保存后死而复生。难怪一些学者表示,“相信冷冻技术能让人死而复生,就好比相信能让一只汉堡包重新变回一头牛一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冷冻保护技术的一些基础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暂停生机和下载心智
所谓“暂停生机”,是指利用外部手段延缓生命进程,而非终止生命。在此情形下,呼吸、心跳和其他非自主功能或许仍在进行,但只有通过人工手段才能探察到。例如,极度低温已被用来促使个体功能的延缓,尽管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尚未应用于人类,但在狗、猪和鼠身上进行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著名科学期刊《科学》曾刊登文章称,用化学方法对老鼠进行的暂停生机实验已经取得成功。
所谓“下载心智”,是指将人的心智(意识)传输到一个更耐用的材料容器上。说到这个容器,你恐怕最先想到的就是电脑,但这里所说的“容器”并不一定就是电脑。这个理念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即意识完全是由一个异常复杂、相互作用的生理与化学系统决定的。目前,多项正在开发中的技术都假设将在类似的时间框架内完全读懂人的大脑功能。假如向电脑传输人类心智真的能够成功,那么既然可以制造寿命很长的高强度电脑,也就可以从理论上大大延长人的寿命,甚至可以通过复制将一个人的心智传输到多台电脑上。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人类向来如此,否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就不会发展进步、日新月异了。尽管长生不老看似不太靠谱,但最大限度地延年益寿对聪明的人类来说应该不是难事,毕竟科学家们所作的研究以及取得的进展,大家都有目共睹。说不定就像人们最初不相信的克隆技术已经变成了现实一样,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生命技术也终将会达成目标。也许,那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