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使其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感情交通的通道,尤其古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哲理。教师应挖掘古诗文中的人文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朗读,挖掘诗歌的美育因素,引领学生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意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推敲古诗的写作特点,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朗读古诗 画意美 语言美 意境美 表达美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渗入各个领域,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极度大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内容;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知和感悟世界。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独厚的优势。
  语文课堂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化静态为动态、有效化抽象为具体;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迅速提高,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点。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将朗读和古诗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古诗。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由其是朗读古诗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使朗读给学生创设了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运用电教手段发挥电教手段的各种优势,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古诗《小儿垂钓》一课,教学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描述 ”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小孩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古诗在语言上,还给人以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的美感,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诗的味儿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对小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运用电教手段,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字词。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在朗读中将声与意相整合,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并配以朗读。)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加之朗读的配合,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电教手段,指导练习朗读古诗。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播放了一段长江在天际间奔流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长江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揚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四、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说话训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如我在教低年级小朋友学完《望庐山瀑布》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边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生出一片紫色的云烟,从远处看去,瀑布就像是悬挂在前面的大河。奔流而下的瀑布长达三千尺,让人误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外的高空飞落……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实践证明,带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是对学习古诗的更高要求,只有让学生逐步掌握以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规律,懂得音色、音高、音强的相互融合与变化,把握停顿、快慢、高低、语调的调节,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更好地表现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音响,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 , 通过中,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读者的心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它是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充满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交流与合作能力视为当今学生
期刊
为了帮助队员们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我们利用每周一节少先队活动课,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引导队员在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同时,体会节气的韵味.rn赏古诗悟节
期刊
“清明”吃粽子,“立夏”吃乌米饭,“芒种”煮青梅,“寒露”吃花糕,“冬至”吃团子……“二十四节气”中的美食数不胜数.辅导员鼓励队员们在制作和分享节气美食的过程中,了解
期刊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改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实践新课程的最佳实验地。我校小学数学从前几年就开始选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进一步
应用数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具,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应用数学中的模糊数学、可拓数学等工具,都能够帮助企业形成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模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会事半功倍。如果从根本上消除了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心理障碍,分析清楚初中生函数学习的困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