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状一:现行语文课文引领不到位
  现行的语文书,其篇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更是篇篇精美,令人赞叹不已。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犹如架上的葡萄,可望而不可及。尽管它们都是玉露甘泉,却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解不了他们的近渴。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是散文中的精品。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有几个曾为它感动?父亲“买橘子”能把朱自清感动得潸然泪下,但买几个橘子就能感动我们的学生?如今的孩子,别说是几个橘子,就是你扛来了几箱美国黑梨,他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有吃就吃,不吃白不吃,何必动感情伤身体?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写得确实好,我实在学不来。叶圣陶老先生曾有“课文就是例子”的主张,但这个“例子”难以举一反三,语文课的“例子”永远只是“例子”,使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长久的困惑。
  现状二: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不到位
  毫无疑问,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每天都是宿舍 、教室、食堂的。学校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把学生完全限定在校园内,就连中午学生也得在教室自习。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如何获得写作的激情?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 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疲 劳战的猛烈进攻下,除了个别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且特别多愁善感的学生外,其余的大都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 与自己无关。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
  现状三:教师作文批改不到位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需要自己努力去写,也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有时一句精妙的评语,会象一座明亮的灯塔,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有时一处恰当的改动,又会象巨石投湖,在学生的心里激起难以消失的涟 漪。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批阅,也没有一个教 师不希望把自己学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学生和教师都大大地不走运。教师大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试想,一个语文教师,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人数假设为50,这样,他布置一次作文,就得批改100篇文章。100篇的文章,光看一遍 就会使人晕头转向,何况还要在上面画圈画线写评语。这是一项大大地超出教师工作量的工程,教師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是无益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闯出一条血路,走向写好文章的彼岸。在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十年来的作文教学摸索,以及吸取其他老师的教学实践精髓,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并以就教于同行们。
  对策一:时文赏析贴近现代生活
  针对目前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缺陷,我采用适时提供时文以供学生赏析的做法。一般每周精选一篇文章让他们欣赏。由于 这些文章比较贴近现代生活,较能引起中学生感情共鸣,读后不但能留下较为长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记得有次学生欣赏完《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为腊梅的遭遇而叹息,又被腊梅那坚忍的品格所折服。而这叹息、这折服,又化为一种动力,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一篇篇略带模仿痕迹但却形质兼美的文章相继出现了。《假如你想做一株小草》写得凄婉动人;《假如你想做一棵青松》又写得雄浑悲壮。学生们真正尝到“举一反三”的甜头。这样一周一练,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渐渐地调动起来,写作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对策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目前中学生学习紧张,生活枯燥,而这恰恰又是写作之大忌,因为紧张压抑思维,写作需要轻松愉快的氛围。而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我常用到下列几种,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曰点缀课堂。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比如上完了《绿色蝈蝈》,我要学生模仿《绿色蝈蝈》,写一篇关于蝉的说明文, 在对蝉的特征作了一番简要的介绍之后,我从事先准备好的小盒子里 放出两只蝉,让它们在教室里飞窜,鸣叫。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它们,写作的热情达到空前的提高。待我收回蝉后,许多学生就乘着余兴,一挥而蹴,一篇关于蝉的说明文很快就写成了。二曰一反常态。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连续教他们几个学期的教师,就能熟悉其特征,而一件东西(包括人)如果让对方太熟悉了,就没有新鲜感,激不起兴趣。为了尽量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我常常在上课(尤其是写作课)时故意作些一反常态的举动,使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写作的冲动。比如,我向来比较注重板书,特别爱把字写得比较大以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可是那天,我却故意把一些字写得很小,许多学生直吵着说看不到,但我并不予以理采,依然故我地写着小字,直到最后亮出作文题目——谈谈近视眼,学生才恍然大悟。在那篇作文中,学生对近视眼的危害性谈得真切具体,而且很是深刻。当然,营造良好的写 作氛围还有许多其他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
  对策三:灵活多变的写作训练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灵活 多变的训练 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鼓励学生捕捉瞬间的灵感,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往往是在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是在“写作文”的情况下,一篇短文就写好了。许多文章短则短矣,但却相当精美。例如有个学生面对着自己家里的鱼缸,发出这样的感叹:你来自江河,囚于鱼缸,你的心中一定有无限的忧伤,你不会诉说,我却能读懂,因为鱼缸是你的囚笼,学校是我的牢房。还有个学生写道:感谢你,书包,你跟着我受累,却从不埋怨,你把书本装在肚里,我把知识装在脑里。
其他文献
当前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出现的大经济发展环境下,众多大型企业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控制财务管理成本的支出,在企业
葡萄酒在中国开始“泛滥”,盲品也随之悄然兴起。提起盲品,熟悉葡萄酒的人并不陌生。蒙着酒标的酒瓶,只在酒袋和杯脚贴上编号,轻摇,闻香,喝上一口,感受来自这瓶酒独有的风土,然后自信地说出,它来自哪个国家哪个产区哪个酒庄甚至哪个年份。一切看似不经意,却隐藏着无数个“艰苦”的练习。这是人们对盲品最标准的印象。  诚然,盲品原来是更多的出现在葡萄酒大赛上。通过盲品,不仅能让品酒师声名鹊起,同时也会使得在盲品
摘 要 任何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都必须重视对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而就具体内容而言,政工师恰是其中专门从事党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从业人员。一名优秀的政工师不仅自身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格,更在政治思想方面拥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建树,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脉络。本文将从优秀政工师应具备何种素养展开讨论,就其重要性及培养策略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 政工师 素质培养 策略  企业中专门从事党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学界大体上是以诠释康德美学思想为主轴。在众多诠释康德的美学的相关资料中,如果是以国内和国外的标准来划分的话,那么讨论主要集中解决:1“康德审美四契机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2“康德美学哲学思想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 康德 先验美学 审美四契机  一、关于康德审美四契机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1、国内:  康德开启了并树立了人类精神应该有三大活动,即知识的求真、道
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新的医保政策实施及医疗卫生行业薪酬制度配套政策的出台,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走过了快速发展的20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信息技术学科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理论尚未创建,目前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学科教学,致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沉闷、缺乏生气与乐趣,教学效率不高,甚至使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枯燥乏味。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需要引入新理论和新教育模式,而情境认知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一、情境认知
对于城市的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录方式.rn罗大万的记录方式,是用手里的镜头.在他的镜头里,城市、城市的人、城市的故事、城市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或是细节,或是全景,或是
期刊
1987年出生的柏玲曾是国内某知名财经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一毕业便顺利考入高邮市农委工作.2009年8月至2016年4月担任江苏省高邮市农委现金会计的柏玲,给同事留下了很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