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贵州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设计与实践

来源 :华电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贵州电网负荷特性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变化、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与电力市场化建设要求不完全相适应,通过市场化手段统筹优化贵州电力调峰资源。阐述了贵州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机制设计,从交易品种、申报模式、出清及结算机制等方面分析贵州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创新性;结合贵州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行实践情况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方面效果良好,可有效助力贵州电力产业持续向清洁、低碳、绿色方向优化升级,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其他文献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烟气余热回收是现有燃煤发电机组节能提效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储能技术在跨时空调节“源-荷”间匹配性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变工况下烟气余热回收(350~400℃)、低温省煤器-暖风器联合运行(122~160℃)和直膨式热泵型烟气余热回收(77~180℃)3种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以及压缩空气储能(200~400℃)、液体空气储能(-200℃)和热能存储(90~200℃)3种储能技术。结合烟气余热回收和储能技术的温度匹配性,提出烟气余热回收分别与压缩空
水下构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期服役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需要及时修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水下构筑物的缺陷检测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文章采用测量型水下机器人及图像声纳系统,对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消力池底板、导墙混凝土等多项水下构筑物进行了表观完整性检查,并对上游闸门工作状态进行了巡检,取得了良好的缺陷检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