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路:重估中国的开放战略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三个发展过程,即计划导向的促进出口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和出口加工区政策,指出这些政策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结果。作者认为,中国领导人早在60年代就以进口替代的内向型战略为核心,学会了通过驾驭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来促进中国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种渐进的学习促进中国逐步走向外向型发展。
其他文献
赛里格曼认为,法律规范和信任是协商调解公民社会内在紧张关系的两种手段。法律表示强制,而信任体现着对他人作为自主个体的自由的承认。信任是个体间交往、团体活动以至公民社会的基础。但公民社会也面临着信任的危机,因为法律等制度性规范越来越多地确定人们的公共生活。重建信任政治的公民社会是新世纪的挑战。
本文指正的是《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和《图说汉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两书作者为同一人,即刘正(京都静源)先生。根据两书封面或“后记”部分的介绍,刘正先生曾经留学日本九年,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三卷本近百万字的《汉学通史》。两书即是在此文的基础上改定:《海外汉学研究》考察的是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
作者认为,目前西方左派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原因是他们所一致攻击的目标是虚幻的。“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似乎是过时了和不现实”,“不过或许我们可以把一些改革精力集中到剥削和剩余分配上面去”。这样,我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上班,到处都能遇到社会主义,随意都能建设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都是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变化引发的,最根本的是由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所引起的。浙江省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四个多样化”的特征比较明显,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思想变化也较大,这使得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原因、特点、内容和表现形式等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工农关系是我国最基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工农联盟是我们立国的社会基础。深人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工农关系的现状,妥善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巩固和加强我党在农村领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保持和发展我国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辽宁是我国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辽宁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说是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缩影。2000年,我们对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对矛盾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对策性建议。现将我们的调查报告如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迅速分化出一系列新阶层,各阶层间不同的利益冲突也随之凸现出来。这种冲突,虽然不同于以往的阶级对立,但处理不当,也可能激化,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否及时正确地分析、处理这类事件,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已成为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在经济领域中,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在政治领域中,它可以促进那种为有限政府和现代民主的成功运转所必需的协作生活。它常常来自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奔,同时也是宗教、惯例、共享的历史经验及其他类型文化规范的副产品。因此,了解社会资本对于理解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过社会资本很难通过公共政策来产生。
本文认为,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陷入僵局。面对这种情况后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把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民主扩展到社会关系更广泛的领域。
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本文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了探讨,主要总结了改革的过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最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