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的激励教学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0-01
  
   1968年,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煞有介事的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持一份学生名单递交给相关老师,并言及名单上的这些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放的花朵”,具有不可估计的潜力,并再三嘱托教师对此保密。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意拟定的,根本不是智能测验的结果。但是却意想不到,8个月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竟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强烈,与学生感情特别融洽。为什么有这种奇迹呢?首先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无形产生一种积极而亲和的情感,对名单上的学生倍加厚爱。其次,这种情感和厚爱的投射对学生的学习在内动力上产生了一种推动。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由于教师们的情感通过语言、笑容、眼神不断表露,学生受到莫大鼓舞,自觉提高奋斗目标,增添了学习巨大动力。这是根据希腊神话故事:王子皮格马利翁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的热诚期待下,塑像变成了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而设计的。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就把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了一个很好的道理:如何更好的利用激励教学达到激发学生热情和灵感。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学校没有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在某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优势,开展激励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又将使学生今后服务社会及今后一生产生源远的影响。
  一、创设激励教学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后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必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皮格马利翁效应”,这其中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从而激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求索反思。如:①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②创设与现实生活中相联系的问题情境;③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达到师乐教,生乐学的教学氛围。如在讲地震带时,可用低沉的语气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仅仅十几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将近10万人罹难,直接经济损失约达5000亿人民币。这时学生们都迫切想要知道地震为什么发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相当高。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鼓舞学生激励创新
  每个人通过学习,认识事物,掌握本领,并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无奈的。因而必顺创设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学习方式来激励学生的满腔热情。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入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鼓舞学生动手做,自己去学习,达到激励创新的效果,如在讲《中国政区图》时,可以把中国政区做成拼图形式,并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做出拼图游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的老师在讲中国铁路干线时,设计了“识图游戏“。假设甲组同学有一批货物欲从福州运往新疆的乌鲁木齐,而乙组同学也有一批货物欲从哈尔滨运往贵阳,然后请同学分别设计最短的铁路运输线。这样,同学就能记住中国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体现。
  三、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课程,激励学生拓展知识新视野
  在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如利用暑假布置学生完成课题“家乡的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让学生分小组去完成课程。学生通过上网、拍照甚至进行现场考察收集资料、写小论文,通过多媒体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因而课程资源必顺由校内向校外、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开放,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程”,让图书馆、主题公园、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境观、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成为学生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不仅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开阔了视野,而且使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极大拓展学生满杯热情学习,敢于探究和创造。
  四、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素质
  个性品德素质是除智力以外的所有教育,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个性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地方。如:从地理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自我表现和他人表现导致了彼此分享、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学问、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如“家乡环境的现状及对策”让学生去探索,从中体验到胜利的欢愉,从中寻找情感的寄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发展意识。讲中东时,让学生欣赏美术家的画,试让学生分析一个画中的含义及美感所在,学生就会联系到中东的气候,“水比油贵”,水是财富的象征。当然地图艺术、多媒体动画,都将突出地理教学中的美感所在,让学生在知美赏美中养成审美情操,激发学习热情。
  地理新课程在激励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及时的期待和激励,侧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勇气,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44-01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基本形式,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听”,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位列第一。长期以来,听力作为与他人交流、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竞争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能力一直受到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目前学生的听力现状不令人满意,因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具有积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47-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转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48-01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情感、情绪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情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48-01     翻开数学发展史我们能清楚看到,数学是人类从原始打结记数﹑测量等简单的实际需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生活﹑劳动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当今信息社会,数学以技术化方式高度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航天航海技术的发展,小到市场买卖的确定,都为各行各业的人们传递着大量的信息,直接为社会创造丰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49-01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主渠道还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学海里自由汲取,从实践中获得。这样,教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笔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43-01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帮忙学生学会学习,以及激发和保持学习动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优化课堂教学当成落实素质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