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像学”解读清朝绘画《康熙南巡图》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传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工作基本上是着重解读作家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师承关系、艺术特色和作品本身对后世影响.这使其形成了固定的研究模式,然而西方研究理论的引入,打破这一固有的局面,拓展了我们的研究方法.其中图像学研究方法的介入从根本上调整了中国美术史的叙事结构.本文从“潘诺夫基图像学”理论出发,将清朝《康熙南巡图》分为三个层面来对其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纵观中西方各个时代美术作品中的商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商人形象在美术作品中的流变.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有一幅名为《晋商》的主题性绘画,这幅画用群像的方式表达了晋商积极
《兰亭十三跋》是验证赵孟頫所化学古功底的最好见证,深刻的反映出赵孟頫这位元代的复古领袖在书法上所坚持的“古意”.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倡导复古二王书风,其书法遒
瓷器在宋代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而中国的文化也在宋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抑武的统治政策,使得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国家的统治中占有举
培养素质过硬的京族民歌传承人,是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关键,学校教育是传承人培养的有效途径.培养过程中,应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育人机制实现预期目标,应
书法几千年来一直是汉字美最重要的表现载体和手段,在书法概念中,“气”和“势”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甚至成为由作品进而评判作者修养的重要指标.现代汉字字体的设计和
美是能够引起非功利性主体自我确证的对象.而艺术美是由人为物质载体导致的、能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这个定义包含了艺术美本质的四个层次:一,基础本质:人为性的感性对象;
在荷兰和弗兰德斯艺术运动的影响下,17世纪德国的静物画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以乔治·弗莱格尔为例,从风格来源、内容表现、作品特点等诸多方面论述17世纪德国静物画的某
蒋予检是画兰中独树一帜的一位清朝画家,与兴化郑板桥齐名和郑竹举世闻名,蒋兰知之很少,但两者艺术造诣深邃,作品无不形神兼备,为历代专画兰,竹名家所罕见.有画集《兰谱》行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已踏进了历史发展和空前繁荣时期.它蕴涵了人文、哲学、宗教、史学、文学、书画艺术等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形成了江南陶都特色的紫砂文化精神;形成
李斯特是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史上著名的钢琴家、作品家之一.他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具有显著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特征.《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是他狂想曲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