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不孕不育的福音?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lot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婴儿诞生,引起世界轰动,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开创了胚胎研究和生殖控制的新纪元,也为治疗不孕不育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试管婴儿技术已经衍生了三代不同的技术:第一代,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第二代,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第三代,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所谓“第一代”“第二代”是按技术难度和层次来划分的,三代试管婴儿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
  试管婴儿分三代
  第一代——“重女轻男”
  将卵子和精子先分别在玻璃器皿中培育2天,然后让卵子受精,待受精卵分裂成有4~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再移植入人的子宫内继续生长发育,直至分娩。在临床上,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应用最多,目前全球已诞生了数十万试管婴儿。我国大陆首例、也是第一代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目前聪明健康。
  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主要适合于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女性因素引起的不孕,其缺点是无法解决男方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症。
  第二代——适合少精者
  正确的称呼是卵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这是一种精确而细巧的技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卵子被一个特殊的固定器固定着,然后用纤细的针管吸取1个精子,并穿透卵细胞外面的透吸带和卵细胞膜;待穿刺针头进入细胞质,即将精子注入到卵子的细胞质内,使之发育成有4~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人的子宫内继续生长发育,直至分娩。
  第二代试管婴儿是1993年在比利时首先试验成功的,主要适用于少精或无排精,精曲管内有少量精子者,通过穿刺可吸出1~2个精子,就可能解决男性的不育问题。
  1996年我国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在中山医科大学诞生。
  第三代——侧重遗传诊断
  实际上侧重于胚胎着床前的遗传诊断。与第一、二代一样,要经过体外授精获得胚胎。当胚胎发育到4~8个细胞的小胚胎时,在显微镜下取出1或2个细胞(医学上通常称为分裂球)进行遗传学检查,并保持其完整性。如果明确胚胎没有遗传病,再将它移植到子宫内,使之继续生长发育。此法在1989年已取得成功。
  人群中有1/5~1/4患有遗传性疾病,平均每人携带5~6个隐性基因,若能够在胚胎移植前就明确有无遗传性疾病,将会大大提高出生后婴儿的质量。当然,这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全世界遗传性疾病有4000余种,而目前第三代试管婴儿的产前诊断仅为十余种,还难以保证日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世界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产生的健康女婴,诞生于1990年;我国首例经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健康女婴,于1998年在中山大学诞生。
  第四代——我国严禁
  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近年来其实已出现了第四代试管婴儿技术,即卵细胞的胞浆置换术(或称卵细胞核移植术),通过把患者的卵浆同另一年轻女性的健康卵子的卵浆置换,以改善卵子的质量,解决卵子的老化问题,使高龄患者的试管婴儿成功率提高30%左右。
  虽然卵子99.9%以上基因信息位于细胞核上,但卵浆中的线粒体,也含有人类的遗传基因信息,有被带入受卵浆者基因中的可能。目前这一技术已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应用,但我国没有推广使用该项技术。因为,该技术可能引发“谁是孩子妈妈”的社会伦理问题,孩子会有一个遗传学领域的主要妈妈和一个次要妈妈,由此带来诸多复杂的伦理、法律问题。
  目前,我国明文禁止将该技术用于临床。
  尝试选择要谨慎
  需要注意,年龄是试管婴儿技术不可逾越的“鸿沟”。如40岁以上的高龄再通过助孕技术生育孩子的成功率不到20%。即使幸运地成功怀孕,孕产期并发症、胎儿畸形的概率也非常高。
  试管婴儿技术是一项高科技技术,需具备一组有丰富经验及专门技术(如内分泌学家、细胞遗传学家、胚胎学家)的人员、一定的仪器。因此,国家卫生部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规范该技术的实施,对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中心,均必须通过国家卫生部专家组的检查评审,经评审合格,方准许实施该技术。
  虽然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可能的风险。由于整个的过程环节很多,每一步骤都可能影响最终成功。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很多试管婴儿中心,所生孩子已有30多万,但成功率仍然徘徊在30%~40%。
其他文献
人在感冒或是有气管疾病时会咳嗽不停,这是疾病时的症状。而在平时身体很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该主动咳嗽几声,这样有助于帮助肺部排毒。在呼吸了不洁空气时尤其该试试。  专家认为,肺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为人每天的呼吸,将大约1000升的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部。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吸进的毒素越来越多,虽然肺脏也能通过呼气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
治疗某些疾病时,应用某些药物,有可能使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血糖升高,并产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如三多一少症状(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易被误认为患了糖尿病。如长期不予纠正和处理,还可能真的发生糖尿病。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查血糖,以期能早期发现血糖升高,以便及时停用药物,或用别的药物代替,避免原发病尚未好,又添新病,或使旧病加重。  有可能造成血糖升高
老花眼是对近距离的东西视物不清,所以,不少患有老花眼的人,会在看书、读报时戴上眼镜,却在看电视时,将其摘掉。其实,这样更易损害视力。  人上了年纪后,眼部的睫状肌、晶状体的生理功能会出现衰退,使视物近点明显变远,出现“老花眼”。通常来讲,人在60岁时,视物近点约为1米,65岁时,视物近点约为2米,70岁时,视物近点约为4米。人的眼睛只有在使用2/3以内的调节力时,才能舒适持久地看清物体,如果动用了
杨老先生 82岁,因腰腿痛进行性加重,一周来不能走路并尿少色深红,家人赶紧送急诊住院。家人介绍病史说,老人80岁那年因冠心病做了冠脉成形 支架术,效果甚好。住院期间用阿托伐他汀(阿乐)40毫克每晚1次,出院后改为10毫克每晚1次,一直维持8个月。1个月前出现头晕、腰背疼痛,四肢活动不利。查体下肢不能行走,双下肢肌肉压痛,双上肢不能上抬。当日患者尿量少,5天来尿呈红茶色,肌酸激酶57608单位/升,
羽绒服是御寒的必需装备。那么,如何能快速挑出质量较好的羽绒服呢?  可以通过以下3个步骤来选购羽绒服:首先,要闻闻有没有异味。有异味说明羽毛没有处理干净,或是混有其他动物毛;其次,用手按压羽绒服,看其恢复原状的速度。好的羽绒服弹性很好;再次,摸摸看有没有羽毛的梗,有梗说明做工粗糙,质量较差。  近年生产的羽绒服,因采用了超薄尼龙材质,并把一般羽绒服的三层制法改成两层,使得其变得更轻。但在大风天气,
出现头晕,到底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呢?很多患者对此一头雾水。什么情况该去耳鼻喉科,什么情况又该去神经内科或者心内科?如何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呢?  【病例1】  患者王先生,74岁,有高血压病史数年,血压控制不是特别理想。有一天和家人发生了争执,情绪有些激动,马上感觉到有些头晕,一头栽倒在地,但很快醒了过来。家人赶紧扶她起来休息,本以为过会就会好转,可是头晕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开始加重,而且逐渐感觉视物不清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甲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结
薛老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前年我去看他,他那冷漠的样子,让我很失望。本来是多年的莫逆之交,见面说了不过3句话,他就回卧房了,把我晾在厅里,好尴尬。多亏他老伴杜嫂买菜回来得快,给我解了围,她说:“老薛得了抑郁症,都把我愁坏了。正好你来了,快帮我想想办法吧。听说抑郁严重了,还会寻死上吊的呐!”  “那你为什么把他一个人放在家?”我说。  “这不是没办法吗?”杜嫂说:“我让他跟我一块去,他又不肯。菜不能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