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生态》评介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宗教与生态的关系即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召开有多次会议、办起了刊物和培训,1996-1998年期间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举办了十几场宗教与生态的研讨会,出席的600多名代表中有宗教学家、科学家、伦理学家、性别研究学者、经济学家、公共
其他文献
张宇初不仅是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地位煊赫,而且其思想也非常深刻,对他的思想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占有大量的资料的情况下,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其思想进行了研究,并把他放在美学发展史的角度,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2004年6月14—17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了“中美宗教一哲学‘人性’研讨会”。这次会议共收到17篇论文,其中8篇来自美国各大学,9篇来自国内高校。与会的中美学者们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传统以及不同的学术角度就人性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和对话。这次会议参与者除了宣读自己的论文,中美学者都认真地一对一回应了对方的论文。这些回应给与会者留下了许多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期刊
葛洪是中国道教金丹道派的奠基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为国”,这是他儒道兼综思想的自我定位。葛洪出身于士族世家,早岁熟读儒书,中年立业封侯,因受叔祖葛玄的影响,中年一度及晚岁驻足罗浮山修仙入道,这就徜徉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而道术儒修无二致,神仙忠孝有完人,自是其毕生思想及为人的写照。葛洪视民间“俗所谓道率皆妖伪”,而斥“淫祀奸邪,礼律所禁”。修道不忘儒教,为金丹道派的官方正统地位提供保证,同时对后来道教发展带来影响。
2004年4月27至28日,第二届中华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华道教文昌帝君祖庭所在地——四川梓潼七曲山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绵阳市文昌文化学会联合举办。出席学术研讨会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只有从理论体系上来学习领会,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三个代表"、更加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
随着80年代中国内地重启对外交流门户以及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之际,中国教会教育事业备受瞩目,遂成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拟简单地介绍近20年来海峡两岸关于此题之学术研究成果,以观察其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