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散聚方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讨论使用益气散聚方治疗方法对肥胖相关性肾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和疗效情况并探索内在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诱发炎症因素在患者体内是如何依据其作用联系进行表达的.方法:纳入从中医医学角度认为属于脾气亏虚、实邪积聚类型的患者,这些患者具备肥胖相关性肾病,按照分组原则,纳入患病情况和病史相近的60位患者,按照随机抽选分组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一组均有30位随机抽取的患者.治疗组患者使用益气散聚方进行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只需给以一定剂量的安慰剂(1/10剂量的益气散聚方)进行基本的治疗,实际治疗过程所需时间为6个月.在治疗过程完成之后,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临床上的病证表现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标、24 h时间内尿蛋白定量指标、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而后检查其体内血清中AMPK因子的活性情况以体现体内的AMPK表达情况、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多种不同种类的炎症因子的具体表达数据.结果:入组60例,有7位患者因为某些原因脱落,因此只有53位患者的最终数据进入到数据统计与分析阶段,最终的分析结果显示为两个组别在完成相应的治疗疗程之后与治疗前的临床证候积分数据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P<0.01),而尿液中指数,如微量白蛋白指数、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数和标准的24 h时间尿蛋白定量指数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1),AMPK活性升高(P<0.01),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表达下降(P<0.05);因此可以认为,在治疗组中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益气散聚方能改善脾气亏虚的患者所患有的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蛋白尿的指标,还能够有效增强AMPK因子在患者体内的表达,可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6因子、C反应蛋白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因子等炎症因子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桂枝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理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黄芪、桂枝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及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人类基因数据库)、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糖尿病足的相关靶标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糖尿病足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为黄芪-桂枝作用于糖尿病
气味是中药的本质特征.以味成方即依据中药气味进行组方.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以味成方的基本认识,系统整理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病证的用药纲领.依据阴阳互根互用思想,分析其组方体系中补泻互求理论.同时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梳理其组方体系中五脏病证用药的相互关系.
目的:为了研究沏其日甘对A549细胞增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研究细胞的增殖,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P38蛋白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磷酸化情况.
目的:初探化疗药物紫杉醇的中药性能.方法:根据紫杉醇的药物特点和功效,分别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推测其中药性能.结果:紫杉醇四气为寒凉,五味属苦、咸,升降浮沉中归为沉降,主要归经为肺、胃、肝三经.结论:作为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对该药中药性能探讨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加准确合理地选择用药,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提前干预.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治疗结肠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数据库筛选出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Swiss数据库补充其相关活性成分靶点,UniProt数据库将其相关靶点蛋白标准化,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筛选结肠癌相关靶点,通过Venny数据库获取两者交集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a 3.6.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
笔者在临床中多次应用滑石白鱼散治疗与小便不利相关的病证,反复揣摩方中白鱼(白榆)之药性功效,并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发现滑石白鱼散中的白鱼当属同音不同字的讹传.文章立足于榆白皮中“白榆”这一别称,撷取相关中医古籍进行文献考查,并基于临床运用榆白皮的经验案例,力证滑石白鱼散方中白鱼当为白榆,即榆白皮,而非别名为白鱼的衣鱼.
目的:归纳探究海英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以期为失眠症的疗治有所裨益.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所纳入的71具有效处方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分析处方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对等.结果:对筛选出的71具处方,经关联算法分析,挖掘出海英教授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有炒酸枣仁、炙甘草、当归、川芎、麸炒白术、党参等.在归经频次分析中,心脾二经频次最高.提取出炒酸枣仁→炙甘草、炒酸枣仁→当归、炒酸枣仁→川芎、川芎→党参等核心组合.结论:海英教授诊治失眠以补益心脾、养血调肝为主要治疗原则,配用滋阴类、
淋巴结肿大是指因局部淋巴结受到刺激导致淋巴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以淋巴结体积增大为主的一种现象.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如感染、肿瘤、血液疾病等.针刺治疗淋巴结肿大具有独特优势,赵耀东老师采用双向扬刺配合温通针法治疗单纯性淋巴结肿大,可消痰散结,疏通经络,治疗体表之寒痰实结.现举慢性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患者以验证.
推拿疗法是伤科痛证中最常运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局部筋骨、肌肉等起到松解、镇痛等作用.“整体观”是中医学的核心之一,贯穿于防病、诊病、治病以及调养的始终.早前以为整体观念多体现在内科疾病的诊疗中,跟导师临证学习以来,发现李步双副教授注重将“整体观”融入伤科痛证的诊疗中且发挥的淋漓尽致.主要表现为筋骨肉一体化,脏腑、筋骨一体化,先后天一体化,身心一体化,内环境与外环境一体化.它使推拿疗法的指导思想更为丰富,亦使《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诠释和运用.
目的:明确硬膜外麻醉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意义.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均分的形式分组,对照组(40例)以常规推拿按摩联合针刺为治疗方案,观察组(40例)以硬膜外麻醉下中医手法为治疗方案,以治疗效果、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炎性因子、椎间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