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分析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zp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电视新闻,因其在电视行业始终占据着较为突出的地位,且因电视节目本身所具有的较强功能性,故电视仍是维系传统媒体发展的关键。对此,要想切实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则传统媒体行业应当对电视新闻的改革给予高度重视。而鉴于电视新闻节目之核心在于电视新闻编辑,故电话新闻编辑亦需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改革,以此方能避免被时代发展的洪流淹没。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创新编辑
  传统电视新闻需积极借助新媒体的新技术及新理念来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予以合理创新,尤其是电视新闻编辑,因其编辑的质量往往将决定新闻最终的播放效果,因此,为切实满足当代受众的新闻播报需求,则必然要对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予以合理创新,以此方能切合新媒体时代的新需求,继而为传统媒体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一、当前电视新闻编辑的问题
  (一)新闻报道形式单一
  当前,绝大多数新闻报道仍沿用传统的报道方式,即新闻报道的时间、频道及内容播报模式都较为固定。不仅如此,因受时间方面的限制,致使诸多新闻很难得到深入报道,而所播报的新闻虽能确保其真实性,但却难以对事件的真相予以还原。除此之外,因报道形式单一及内容平面化问题亦十分明显,故也容易破坏新闻事件的完整性,继而导致观众无法全面获知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因此而产生“缺失感”,以致观众对新闻报道的认可程度逐步下降直至不再关注。由此可见,过于单一的报道形式已然严重影响到了新闻播报效果。
  (二)对观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能力不足
  因传统电视新闻的内容播报内容均是提前准备妥当,虽此模式能确保播报内容适合大众,但也仅限于此而无法满足其他观众的个性化收视需求。倘若在此期间有更高热点的事件发生,传统电视新闻反应机动性不足的问题便愈发凸显,这显然也无法满足观众对最新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
  不仅如此,就大多数新闻受众而言,其所关注的要点除了新闻本身的新鲜度外,尚渴望透过新闻了解涉世人员,继而对新闻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然而,对于所有内容均是提前准备好的传统电视新闻编辑而言,显然是难以满足以上要求的。
  (三)电视新闻编辑能力较差
  新媒体的崛起虽是令传统电视新闻编辑产生了诸多直观感受,但也很少意识到这将对自身的稳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继而也未能针对自身当前的电视新闻编辑内容予以及时地调整与革新,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落后与愈发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当然,导致传统电视新闻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仍是新闻编辑人员本身缺乏良好的整体意识与全局观,加上学习意识的缺失导致其无论是在个人素质、新闻编辑或是策划等诸多能力方面均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受以上因素影响,亦将导致新闻编辑无法准确找打新闻线索及热点,这对传统媒体行业而言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
  二、新媒體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路径
  (一)明确新闻编辑的发展方向
  基于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无疑是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对此,传统电视新闻编辑要想切实摆脱这样的困境,便必然要对自身发展中的不足有着高度的认知,继而积极探寻弥补的方式来创新传统电视新闻的编辑模式与内容。至于新闻编辑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则需对以下三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是基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电视新闻编辑务必明确自身工作需予以怎样的调整,方能确保电视新闻效果及作用的充分发挥。
  其次是对于电视新闻传统的表现形式,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加以创新,诸如收集民众看法、扩大新闻的涵盖范围以及提升新闻的舆论引导力等。
  再次是要对新媒体时代的新政策及新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且深刻的认知,继而积极效仿新媒体,开辟能与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以此方能在提高新闻的受众面的同时强化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效果。
  最后是新闻编辑也不应仅是将目光集中在新闻内容与编辑的模式之上,而是要时刻注重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这便需要新闻编辑加大对正面消息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受众接受证明信息的程度,以此方能同步提高受众对对新闻事件的辩证分析能力。
  (二)丰富新闻内容
  随着社会媒体形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变化节奏。对此,电视媒体要想始终保有强力的竞争实力及地位,便必然要注重自身内容质量的提升及内容呈现形式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基于人总是容易被前所未见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故新闻的采编工作亦能积极搜寻新鲜事物并从中获取灵感,则不仅能满足当代受众的现实需求,且能促使新闻内容的有效延伸及拓展。
  当然,考虑到如今的互联网虽已然成为便捷、及时的代名词,但鉴于诸多信息仍处于曝光传播的初级阶段而鲜少有对其背后的根源性问题及原因展开深入的挖掘与探讨。电视新闻正好可对互联网的此项短板予以补充,一来可确保所传播新闻事件的完整性,从而给受众提供一个全面思考的角度,二来则能让电视新闻挖掘到更多具有更高价值与热点的社会性话题,继而在提升受众对新闻的体验度同时亦提升他们对新闻获取的信赖程度。
  (三)提高新闻编辑时效性
  鉴于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本身的能力、素质与技巧将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为切实保证良好的新闻采编质量,则除了要对采编的新闻内容予以合理的把控及提炼外,采编人员还需具备良好的发问能力,以此方能帮助他们从平凡的事件中挖掘出更加宝贵的故事,继而增添电视新闻的精彩程度。
  如针对某一事件的具体采访过程,采编记者除了需基于问题的复杂程度来对提问的先后顺序予以合理把控外,尚需循序渐进地引导被采访对象,以探寻被采访对象可为人知且更具故事色彩的经历,由此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来一步步帮助受访对象敞开心扉。
  当然,在此过程中,采编记者需务必注重事件真相,不肆意增添任何的主观色彩,以此方能确保报道的原汁原味,继而以报道的真实来吸引更多的受众。   (四)创设多元化新闻报道形式
  新闻的采编亦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新闻采编不仅能最大限度博得观众眼球,且能促使受众产生共情,继而增添他们对传统媒体的好感度。而基于电视新闻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当属声音与图像,故采编人员在整理新闻、录音及图像等众多素材时,除了要始終基于“真实、准确、公正”的原则外,尚需基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所属类型类增添其色彩,诸如新闻本身属于轻松、有趣的类型,则需增添其趣味性。而若新闻本属于实事报道,则需尊重其严肃与客观。
  由此可见,优秀的新闻制作必然要掌握丰富的新闻编辑方式,以此方能通过增强新闻内容生动性的方式来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继而在稳固电视新闻的行业地位同时亦对社会舆论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
  至于对新闻编辑形式的创新,为迎合当代大众的篇需求,则可通过加入一些图像或视频等元素,一来可让新闻内容显得更加饱满,且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度亦能就此得到有效提升。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因过于依赖独白式、线性的新闻报道形式,故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新闻编辑内容的拓展及延伸。对此,为确保电视新闻的编辑效果能更加迎合当代大众的普遍口味,则除了要积极开辟能与受众群体实时互动的平台之外,尚需对传统新闻编辑的内容及形式予以合理改变。对于此方面的需求,即便是我国最老牌、最权威的《新闻联播》亦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而做出了相应地改变。
  诸如在2011年9月,央视《新闻联播》便通过将情感元素渗透至新闻播报过程而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转型起到了有效的驱动作用。而在诸多节目中设置的开放式报尾、主播谈及个人感受等内容设置亦深入到了观众内心,继而也使得新闻视觉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
  (五)拓宽新闻素材的获取途径
  虽新闻节目的类型众多,但因诸多电视编辑人员通常均是以统一的编辑方式来处理不同新闻的不同特征,因而也使得不同类型新闻节目无法凸显各自的鲜明特征,继而也极大影响了电视新闻的可看性。
  对此,为切实促进新闻节目可看性的全面提升,则必然要照顾到不同类型节目的各自特征。诸如对互动性较强的新闻节目而言,具体的编辑过程则可采取户外拍摄并与群众交互的方式来进行。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且能因节目播出形式的创新而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
  三、 结语
  总之,基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我国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唯有全面认知到自身不足,继而针对自身不足采取有效的弥补策略,并加大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以此方能在增强电视新闻编辑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的同时,切实维护我国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荷瘤小鼠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及以腺病毒为载体的sFLK-1基因治疗,了解两者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表达sFLK-1的腺病毒,在293细胞中扩增、纯化、鉴定.建立负载LLC肿
摘要:在我国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中,现场节目效果是其收视率的保证,出境记者要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确保语音表达的精准性与规范性。步入融媒体时代,节目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出镜记者的“语音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出镜记者“语音形象”的再次塑造十分重要。  关键词:融媒体;出镜记者;“语音形象”;重要性  一、融媒体环境下重塑出镜记者   “语音形象”的重要性  在现场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摘要:媒体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业态,随之产生的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共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中如何发挥各自所长,形成高质量深度融合的全媒体发展模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兴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传统新闻媒体如何在全
摘要:教育新闻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开展报道工作时要注重教育及新闻的双重视角效应,一方面要立足专业化的发展定位,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大众化的发展需求,如何将两者充分结合,找到其中的契合点,是作为教育战线记者必须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新闻理论的深入研究,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如何将教育新闻老话题写出新亮点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教育新闻;老话题;新亮点  一、以人为本,创新表现形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科学大众》杂志紧紧抓住“融合创新”这一核心点,为打造全媒体期刊出版、提高期刊的传播力、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呈现方式;传播方式;AR技术  一、媒体融合,大势所趋  《科学大众》杂志1937年创办于上海,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科普刊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杂志社迁址北京,得到了快速发展。1954年,郭沫若先生亲自为杂志题写刊名。1966年杂
目的:研究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后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Na2S2O4作耗氧剂建立H9c2细胞化学性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崛起,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由于媒体受众思想观念的改变,更多的人们都倾向于去接触新媒体,所以各个广播电视台也正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新媒体时代对各个区县广播电视台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各个区县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困境,还需要其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面临的机遇,不断去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新媒体时代区县广播电视
摘要:县级媒体承担着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宣传任务,必须抓好主动权,积极探索融合路径,创新融合傳播,打造融合精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因此,本文针对县级媒体如何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县级媒体融合;主流思想;舆论宣传  一、坚持把牢方向,增强舆论引导凝聚力  县级主流媒体要始终深人学习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