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考察"哲"的造字理据和历史变迁,指出"哲"为"悊"的假借字、"嚞"和"喆"的今字,其语义由"聪明"引申为"聪明之人",再度引申为表尊称的敬辞,广泛用作人名、地名,后又随西方philosophy的日语译名传入中国,获得"哲学"这一新义项。建议现代汉语辞书对"哲"释义时应尽可能保证义项的完整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