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当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职院校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物理教学本身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高职物理教学当中一些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对物理教学进行改革。文章分析了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并对改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院;物理教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物理教学中内容多、生源差的矛盾突出
高职物理教学内容不仅多,而且知识的跨度很大,物理教学活动开展受挫。物理课程之所难,是因为物理思想本身较为艰涩难懂,原理公式十分抽象,这对于学生的基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比较低,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普遍较差,且受知识水平限制,接受能力不高,这使得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学习并不从容,对于高职物理学习力不从心。
(二)高职物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高职物理教学同高中物理教学以及中职物理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物理教学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强的高考准备目的,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讲解都是为了高考而准备和设计的,教学的重点侧重在物理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习题的解答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中职物理教学则更加偏向实用技术,对于技能的要求会很高,而忽视物理学科体系以及理论研究的要求,而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则和上述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既要兼顾知识以及技能的应用,也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实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关注更多的是物理教学要服务专业教学,忽视了其他方面。要体现高职院校的“高”,就必须要注重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物理学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实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实现,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教授,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和学会创新比知识与技能本身更为重要。
(三)高职物理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手段还很单一
目前,高职物理教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手段还沿袭着高中物理教学的考核方法,通过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现象较为普遍。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无法发挥物理教学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通过物理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样化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和求知欲是学生内向想要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换句话讲,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事物不断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求知欲是一种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内在心理。它是人们进行创新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物理教学当中,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激发求知欲的最佳方式。例如在讲解浮力时,可以事先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学生猜想是否正确,然后再对实验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也在刺激着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设定同样体积的木块和铁块哪个的浮力更大这样的问题,通常,人们看到的是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则沉入水底,就认为木块的浮力要大于铁块,然而实验的结果则验证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两者的浮力是一样的。看似有悖常理,却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想要知道原理,激发其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高校物理教学模式改革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内容的教授,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关注,物理教学只是一个单向的教授过程,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方面,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缺乏互动的意识,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要远远比高中以及中职要宽松,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即使教师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却缺乏参与互动的热情。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这种沟通是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树立互动意识是推进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物理知识转为学生主动学习并获取知识。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本身的价值所在,也可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现学习物理的意义;最后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教师是教学当中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确立三维一体物理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物理教学从功能上讲有三个目标:一是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工具性目标;二是实现物理课程建设自身的学习目标;三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高职物理的具体教学来看,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是一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切入点,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和支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其他两个目标实施的动力,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设计、实施行之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案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搞好高职物理教学不仅仅是端正教学思想,把握三维一体教学目标,还应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加以研究,采用错中课堂教学方法。设计高职物理教学方案,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指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换师生角色,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高职物理教学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渠道、多方式的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总之,解决高职物理教学当中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策略需要落实。要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特点,抓住高职物理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的高职物理教学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物理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银喜.高职物理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4:260-261
[2]呼和满都拉,杨洪涛,冀文慧,胡晓颖.如何做好物理教学改革工作[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12-13
[3]陈真英.学生期望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3,06:101-105
关键词:高职学院;物理教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物理教学中内容多、生源差的矛盾突出
高职物理教学内容不仅多,而且知识的跨度很大,物理教学活动开展受挫。物理课程之所难,是因为物理思想本身较为艰涩难懂,原理公式十分抽象,这对于学生的基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比较低,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普遍较差,且受知识水平限制,接受能力不高,这使得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学习并不从容,对于高职物理学习力不从心。
(二)高职物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高职物理教学同高中物理教学以及中职物理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物理教学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强的高考准备目的,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讲解都是为了高考而准备和设计的,教学的重点侧重在物理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习题的解答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中职物理教学则更加偏向实用技术,对于技能的要求会很高,而忽视物理学科体系以及理论研究的要求,而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则和上述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既要兼顾知识以及技能的应用,也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实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关注更多的是物理教学要服务专业教学,忽视了其他方面。要体现高职院校的“高”,就必须要注重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物理学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实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实现,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教授,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和学会创新比知识与技能本身更为重要。
(三)高职物理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手段还很单一
目前,高职物理教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手段还沿袭着高中物理教学的考核方法,通过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现象较为普遍。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无法发挥物理教学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通过物理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样化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和求知欲是学生内向想要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换句话讲,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事物不断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求知欲是一种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内在心理。它是人们进行创新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物理教学当中,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激发求知欲的最佳方式。例如在讲解浮力时,可以事先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学生猜想是否正确,然后再对实验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也在刺激着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设定同样体积的木块和铁块哪个的浮力更大这样的问题,通常,人们看到的是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则沉入水底,就认为木块的浮力要大于铁块,然而实验的结果则验证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两者的浮力是一样的。看似有悖常理,却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想要知道原理,激发其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高校物理教学模式改革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内容的教授,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关注,物理教学只是一个单向的教授过程,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方面,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缺乏互动的意识,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要远远比高中以及中职要宽松,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即使教师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却缺乏参与互动的热情。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这种沟通是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树立互动意识是推进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物理知识转为学生主动学习并获取知识。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本身的价值所在,也可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现学习物理的意义;最后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教师是教学当中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确立三维一体物理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物理教学从功能上讲有三个目标:一是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工具性目标;二是实现物理课程建设自身的学习目标;三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高职物理的具体教学来看,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是一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切入点,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和支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其他两个目标实施的动力,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设计、实施行之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案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搞好高职物理教学不仅仅是端正教学思想,把握三维一体教学目标,还应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加以研究,采用错中课堂教学方法。设计高职物理教学方案,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指导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换师生角色,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高职物理教学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渠道、多方式的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总之,解决高职物理教学当中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策略需要落实。要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特点,抓住高职物理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的高职物理教学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物理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银喜.高职物理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4:260-261
[2]呼和满都拉,杨洪涛,冀文慧,胡晓颖.如何做好物理教学改革工作[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12-13
[3]陈真英.学生期望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3,06: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