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2A卫星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2A卫星
  5月26日23时5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2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3次飞行。
  中星2A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一颗通信广播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中星2A卫星可为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等机构提供广播电视及宽带多媒体等传输业务,将为中国通信广播事业提供更好服务。(科文)
  遥感卫星十五号发射成功
  5月29日15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五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4次飞行。
  遥感卫星十五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航讯)
  亚太七号卫星顺利投入运营
  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于3月底成功发射的亚太七号通信卫星5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5月14日,亚太通信卫星公司和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在香港召开了亚太七号卫星的在轨验收评审,评审结果表明卫星在轨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预期、各星载器件工作正常,卫星处于良好状态,可正式投入运营。
  亚太七号卫星是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基于Spacebus4000系列卫星平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控股的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功率通信卫星。卫星覆盖整个亚太地区、中东、非洲以及部分欧洲等区域,可为世界上75%的人口提供广播和通信服务。(航讯)
  首个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我国首个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宇航动力学领域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及实践应用的公共科研平台,促进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实验室自2009年立项建设以来,重点开展了航天器测量与轨道动力学、航天器轨道姿态最优控制、航天器空间飞行环境监测及预警、航天器飞行任务计划与资源调度等4个方向的研究。(科文)
  风云二号F星
  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风云二号F星近日顺利通过在轨测试评审,可以投入业务使用。风云二号F星是风云二号03批卫星工程的首发星,于1月13日成功发射后,经过3个月的在轨测试,顺利完成全部测试任务“该卫星的投入运行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气象卫星双星观测、在轨备份”的业务格局。风云二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相比之前的气象卫星型号,有84项技术改进,使用寿命提高至4年,卫星云图观测质量和卫星遥感数据定量化产品精度得到提高,单颗卫星的观测时间分辨率由30分钟提高到5分钟~10分钟。(航讯)
  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将建立
  近期,解放军总参谋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深化北斗产业领域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上海兴建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北斗导航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
  按照协议,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将建于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内,规划用地约1平方千米。协议双方将共同指导建立多样化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投资基金,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基地建设。上海将建立起我国首个国家级卫星导航产品检测检定中心,开展卫星导航应用标准规范研究,创新卫星导航应用核心技术,建立起军民成果转化合作渠道和机制。(航讯)
其他文献
在当前信息知识时代,档案作为信息的载体,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速度相比,我国档案管理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 对149例CIN及宫颈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证型与年龄分布关系及不同病理阶段证型演变规律.结果 149例CIN患者主要证型依次为湿热蕴毒型[57例(38.3%)]、外染毒邪型[43例(28.9%)]、肝经湿热型[29例(19.5%)]、阴虚夹湿型[ 17例(11.4%)]、脾肾阳虚型[3例(2.0%)].不同证型组间的年
6月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的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以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图为“两弹一星”
期刊
患者男,59岁,以颈3-5脊髓肿瘤、椎管狭窄于2010年12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08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26/85 mm Hg(1mm Hg =0.133 kPa).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9 次/min,心电轴右偏,偶发室性早搏.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粗.血气分析结果正常.经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颈3-5脊髓内肿瘤切除术.术后3d因卧床、制动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儿抗感染控制较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出现医源性贫血,短暂低血糖,低血钾,凝血功能障碍.4例患儿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均吸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4例患儿孕周、体重接近,病程变化及治疗相似,生后4~6周间均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成活.例1和例2为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