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师生收获看得见的成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高标准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师生不断收获看得见的成长。

1.激发学生看得见的成长


  为让学生获得成长,学校提出了三年德育工作目标。初一年级以“做完善修养、自我成就的人”为核心。强化养成教育、规范教育,使学生形成自律意识、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做一个有控制力的人。初二年级以“团结友爱,共同发展”为核心。强化“肯于付出,学会尊重”的道德养成,实现各方面的理解、沟通与合作,做一个受集体欢迎的人。初三年级以“放飞理想,超越自我”为核心。初步规划人生理想,关注自我发展和社会现实,进一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做一个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
  围绕此目标,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为重点,以树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着力点,以明确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升华点,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激发学生看得见的成长。

2.引领教师看得见的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带,位于行政办公区西北,京杭大运河东岸,于2012年9月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2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998平方米,现有44个教学班,127名教职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环境设施、优质的教育教学,让学校犹如一朵清新、鲜丽的出水芙蓉,绽放在古运河畔。  芙蓉小學追求清新、和谐、大气、包容的学校文化,注重用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了“清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中小学自4月13日起进入线上教学阶段。市教委要求,教师严格控制学生线上学习时间,不得安排重复性、叠加性学习任务,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评析:线上教学是指教师凭借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录播、直播、线上答疑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  当然,我们要理性看到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情感相互感知不通畅:与传统的课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办学目标、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学校以创建“英华教育”为办学构想,以建设“英华课程”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课程体系。  英华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课程,同时包括分为学科延伸、人文拓展、科学探究、生活体验、社会适应5大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核心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是学校全部课程的核心,为其他课程提供示范和引领。5大类
69年的风雨积淀与“幸福教育”文化的滋养,使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成长为一校六址、品牌优质的教育集团,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幸福教育”不仅成为学校的文化标识,更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教育追求。  学校坚持9年进行幸福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把“让学习真实发生 让课堂变得有意义”作为检验幸福自主课堂的标准与阶段性目标。以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目标驱动式的阶段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阶
东城区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城区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知行合一”核心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东城红色资源等,将其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与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不断推动东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1.精心谋划,设计主题教育有“高度”  2019年9
用什么方式把集团的力量凝聚起来、如何在集团化背景下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着力探索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两年来,汇文教育集团逐渐摸索出一套可行的经验。  实践探索:发挥四个关键力  1.构建愿景,发挥集团文化凝聚力  愿景是集团共识,是集团文化,是集团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过去的三年里,汇文集团形成了四大发展愿景:全人发展、红色传承、特色发展和机制创新发展。  全人教育是宗旨。早在1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了诸多有关教育的议案与提案。这些议案与提案,既反映了百姓心声,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痛点,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教育改革的走向。我们力争多角度、多方面搜集整理这些议案、提案,并从中提炼出9组关键词,以此传递全国两会“教育好声音”。  关键词1 价值观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建议,把抗疫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将
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  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学校把教师、学生的幸福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校园文化引领幸福教育,努力让校园成为教师和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课程文化——多元与适切  传承——洞悉潜在价值,常态中做出亮点。从2009年开始,唱歌学英语项目我们已经坚持了5年多,目前美德英语歌曲课程已经成为
立校之初,“尚实学,尚实习,尚实行”校训的确立,奠定了北京八中踏实朴素的教育追求底色;改革开放后,“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造就了八中素质教育先驱的闪光名片;“三个提升、两个促进”教育价值的提炼,确立了八中本真致美的气质和境界,进一步彰显了既脚踏实地又远见卓识的教育智慧和风范。  溯本求真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人才作用的滞后性要求教育既具基础性又具前瞻性,有追求的学校会
当前,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而如何落实这一任务,如何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则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通过区校协同、学术引领,以评价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科学的测评与数据分析,为学校德育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标”;通过《学生品德发展目标体系》的顶层设计,让学校德育形成了一条“中轴线”;通过研制一系列可操作的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