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并存 文化领航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什么方式把集团的力量凝聚起来、如何在集团化背景下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着力探索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两年来,汇文教育集团逐渐摸索出一套可行的经验。
  实践探索:发挥四个关键力
  1.构建愿景,发挥集团文化凝聚力
  愿景是集团共识,是集团文化,是集团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过去的三年里,汇文集团形成了四大发展愿景:全人发展、红色传承、特色发展和机制创新发展。
  全人教育是宗旨。早在1926年,汇文中学老校长高凤山先生就提出了“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汇文集团成立后,依然继承并践行这一理念,让每个学生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红色文化是根基。集团各校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都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和悠久的红色文化基础,历来也都很重视红色传承教育。因此,集团将自身建设与红色文化相融合,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富有鲜明特色的集团文化,为集团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特色发展是导向。我们主张在促进集团融汇发展的同时,促进各校特色发展,保障各实体校校长、执行校长管理的自主权及发展方向和特色建设的独立性。
  机制创新是保障。集团化办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集团管理层要通过观察、定向、决策、评估、优化这样一个闭环,不断创新,保障集团发展。
  2.校本研修,激活教师发展内驱力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为集团发展提供原动力。经过实践摸索,汇文教育集团已形成五项教师队伍建设校本研修策略。
  第一,集培训与竞赛为一体的“训赛促研”模式,可以有效激活和动态推进青年教师竞争发展。第二,三年来,汇文中学与各成员校跨校师徒结对累计27对。师徒间深度备课、互相听评课,充分发挥了汇文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第三,汇文集团通过开展跨校合作教研,促进了校际教师的交流,提高了各校九大学科自主发展的能力。第四,汇文中学教育集团内有六所学校,包括两所小学、一所初中和三所完中,涵盖基础教育的小、初、高三个学段,从教育形态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圈。集团通过“中小衔接”“初高衔接”“学科衔接”等贯通教研,促进小学、初中、高中协同发展。第五,开展集团内干部走进汇文跨部门跟岗实践活动,做好集团中层储备发展,加深集团内干部层的融汇合作。
  3.课程领航,形成学校育人向心力
  在集团化背景下,尊重、保障集团各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权,通过建设和实施适切的特色課程,为各校内涵发展提供合理路径。
  两年来,在“全人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汇文中学在科技、人文、艺术和体育四维课程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汇文实验中学在气象特色课程带动下,着力发展环境科技课程;汇文一小在古典文化特色课程带动下,着力发展艺术课程;汇文朝阳垂杨柳分校在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带动下,着力发展艺术和体育课程。
  4.因材培养,提升学生发展续航力
  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动性,汇文名师为集团内各校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以跨校巡讲的方式,让学生们走进各校课堂,面对面地与名师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意识。
  另一方面,集团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充分利用汇文中学彭雪枫将军塑像、校史馆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展汇文特色德育活动;组织师生跟随中科院导师们,参加科学人文实践探索活动,开展科学人文研究性学习,做好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举办集团学科竞赛,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和自信心等。
  未来构思:实现三个有力提升
  1.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促进集团教师专业提升
  集团化办学给集团各校在教师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资源调配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命题。通过调整岗位,加强培养力度,有效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红色纽带“一促一”工作,即一个党员联系一位骨干教师,推进双培养;做好红色纽带“一帮一”工作,即党员干部联系跨校交流的教师,使其找到归属感。
  2.打通学生培养路径,促进集团融合机制提升
  未来,汇文教育集团将在内部教育生态圈里进一步优化十二年一贯培养的学生发展路径,优化集团办学资源,完善集团融合机制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更长程的平台。
  3.抓好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集团办学能力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集团将扎实地做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改革工作,提高常态优质课的比例,为集团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发展做出更大努力。
  从起步到初有成果的今天,再到充满期待的未来,汇文教育集团在发展之路上不断思考、勇于实践,为学生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其他文献
发现榜样,传承向上的力量  策划:本刊编辑部  树高千尺,必有根基;水流万里,定有源泉。一位教师从初登讲台到成长为业内翘楚,除了外在的种种影响之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的内心——一个人的内心,就像一棵树的根系,或一条河的源头。一个人行走的方向,取决于他的心指向哪里;一个人能走多远,则取决于他内心的动力有多大,能量有多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首都基础教育界涌现出很多非常优秀的教
- 编者按 -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管理标准》),北京市于2018年3月,召开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动员部署暨培训会”,印发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各区于2018年底组织进行了全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验收工作。在学校申报、各区推荐的基础上,市教委认定426所学校为北京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中的第二课,学习内容紧紧围绕着“做家务”展开。通过擂台赛、阅读感悟、小讨论、知识窗等活动,引导学生展示做家务的本领、交流做家务的经验、分析做家务的好处、学习做家务的技巧等,使学生在家务劳动中获得乐趣,逐步形成主动承担家务的责任意识,并培养劳动观念。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做过家务的不少,但真正会做、能主动做和坚持做的不多。教学时重点关注本班学生实际的家务劳动经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起点,有着红色的血脉基因、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鼓楼大街、沙滩红楼、东交民巷,纵横之间,穿越今昔,一砖一石铭刻着百年风云变幻;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岁月峥嵘,雄才大略,一代伟人激励着千万后来者。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踏上雄关漫道,开创民族复兴的伟业,奠基彪炳千秋的丰碑。也正是从这时起,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
现 象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青少年正在经历一场“情绪的风波”,而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家长过激反应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变化。因此,成年人要以身作则,理性对待疫情,保持平和心态,借机涵养孩子的静气,使其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评析:古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静气就是不浮不躁、从容淡定、心平气和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内在的涵养,是一种美好的气质。  老师们常常能注意到:全神贯注学习的孩子,像一幅静止的
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带,位于行政办公区西北,京杭大运河东岸,于2012年9月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2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998平方米,现有44个教学班,127名教职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环境设施、优质的教育教学,让学校犹如一朵清新、鲜丽的出水芙蓉,绽放在古运河畔。  芙蓉小學追求清新、和谐、大气、包容的学校文化,注重用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了“清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中小学自4月13日起进入线上教学阶段。市教委要求,教师严格控制学生线上学习时间,不得安排重复性、叠加性学习任务,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评析:线上教学是指教师凭借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录播、直播、线上答疑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  当然,我们要理性看到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情感相互感知不通畅:与传统的课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办学目标、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学校以创建“英华教育”为办学构想,以建设“英华课程”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课程体系。  英华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课程,同时包括分为学科延伸、人文拓展、科学探究、生活体验、社会适应5大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核心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是学校全部课程的核心,为其他课程提供示范和引领。5大类
69年的风雨积淀与“幸福教育”文化的滋养,使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成长为一校六址、品牌优质的教育集团,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幸福教育”不仅成为学校的文化标识,更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教育追求。  学校坚持9年进行幸福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把“让学习真实发生 让课堂变得有意义”作为检验幸福自主课堂的标准与阶段性目标。以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目标驱动式的阶段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阶
东城区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城区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知行合一”核心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东城红色资源等,将其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与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不断推动东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1.精心谋划,设计主题教育有“高度”  2019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