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和老师一起上课,针对不同年级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及时表扬学生,以成功案例激励学生,布置有质有量的数学作业。让我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十年前的数学课都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算、写。几乎每节课都在低头与抬头间度过。一节课下来老师、学生都很疲惫,又何谈兴趣呢?现在的数学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我听过的一节四年级的乘法结合律的新授课,是节常态课,教师先在小黑板上列了几道乘法算式,学生很快算出来了,然后让他们小组比较算式有什么异同,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举手说他们的新发现,后来孩子又通过算式的相同点,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字母表示。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仍精神饱满,收获就不用说了。让孩子主动地学,往往事半功倍。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寓数学教育于活动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很有效的。比如,我到听过的徐长青老师的《重复》这节课中,徐老师从互动环节的全班同学写自己的名字开始,到猜拳游戏及抢椅子游戏,不但参加游戏的孩子参与了教学而且全班同学热情满满。尤其在钻呼啦圈时,全班同学献计献策,你说这样钻,我说那样钻,问题在孩子们的争论中轻易解决,老师在一旁袖手旁观,孩子们反而成了老师的先生。参与教学让孩子整节课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这节课让我受益很多。
  三、充分研究教材,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认真备课。
  记得我第一次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我自己很精心地设计了一堂逻辑性和连贯性都非常好的公开课,是一年级上册的《填括号中的未知数》,我画了8个苹果却有十个格子,目的是引导学生得出:8 ()=10或() 8=10,结果孩子们一口同声地说:"8 2=10,""2 8=10"我很尴尬,只好自己写出式子,到后来让学生填数,很多孩子站起来就可以把答案说出来,弄得我根本没办法往下说,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填呢?孩子很诧异,我们就会做,说不出原因。一节课下来,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手足无措,面对一个个可爱的孩子竟然开始怪他们太聪明,怎么就不知道配合配合老师呢?
  后来经低年级老师的点评我才知道是我自己只顾研究教材,根本没顾到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所以,小学教学会分为低、中、高段是有科学性的,我们在上不同年级的课前的备课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想要在低年级上成功一堂课,最主要的是教师的课堂组织。记得我听过的一节课,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师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头,然后让全班一起数动物们的个数,教师抓住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故意把小动物放得很快,数不出来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呢?接着小组画勾,小组活动出现了,后面又设置了同桌之间扔硬币数反正,同桌互动出现了。最后以大组排队到黑板前画勾,全员参与。整节课同学们争先恐后,每个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五、课堂上要多表扬学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什么都做不好,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每节的数学课堂上都批评同一个人,这个孩子很快就对数学学习没了兴趣。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要尽量多表扬不同的学生,哪怕他没有优点也可以找到表扬他的理由。
  有一次上课,我把我们班上的全班同学都给表扬了。刚走进教室我发现有两个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在认真值日,我就惊讶地对他们说:"你们把教室打扫得这么干净!真不错!"我看到他们用惊喜的眼光望着我,那一刻,我相信他们开始喜欢他们的数学老师了,批改上次课堂作业,有一半的同学,不仅写得全对,而且很漂亮、工整,于是我让另一半的同学鼓掌表扬了这一半,我看到他们很自豪。在订正作业的过程中,上黑板板演全对的,口头表扬。后来,做课堂作业,先做完的我及时地批改,全对的当场写了优秀。孩子嘴里不说,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六、以 "成功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进入中高年级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增加,方法、技巧的增多,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就使部分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商,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中,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
  这种情况很多见,当我看到有的同学学习兴趣不太浓厚的时候,我往往会停下新课,给他们讲一讲我当年的奋斗史或者我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亲人的实际例子,就此鼓励他们。
  "教亦多术矣"。(孟子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为"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语)教学实践充分表明: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甚至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本文通过展现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的人文之美、艺术之美、逻辑之美,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一门优美的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形成一个积极探索、主动的、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提高数学课堂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石、基本要求、教学重点、教学策略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基本要求方法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水平,充分考虑学生中存在参差差异的前提下,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巧设情感调动兴趣  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  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学期末的数学复习过程要以精练化的试题为着手点,借助科学的练习而达成巩固学习成果的目标。适度解题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我们更要从解题这个单线程中走出来,分析时下新课改的形势,把握例题方向,带着新课程对学生现代要求的理念进行着实高效的复习,将基础夯实,将能力提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考题依然立足于双基,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注重数学观念、思维方式的渗透。试题是载体,在考查中体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悦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传播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传播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课堂教学。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提高综合素质必须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期刊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期刊
有效教学需要树立以下理念: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些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学习过程;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策略和选择。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