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朗读者》思考诗歌鉴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书中找到灵魂的共鸣,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让我们的灵魂丰富多彩。诗歌鉴赏形象些来说就是通过对诗歌的体裁,形式,内容,去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触。
  关键词:朗读者;诗歌鉴赏;运用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引言:
  《朗读者》是一档由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在每一期节目中都会有一个主题,朗读者们会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挑选一篇文章朗读来述说他们的心声。在我们朗读诗书时,我们的内心会泛起很多波澜,觉得每句话都写在了自己的心坎上。读到情深之处便立马热泪盈眶。读到有趣之处便会立马破涕为笑。朗读者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行动。他们在诗书中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仿佛自己就是书中人。
  一、运用之“遇见”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描绘的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遇见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很美好,可以很奇幻,可以很感伤。但是唯独诗词中述说出的遇见是那么的扣人心弦。就像董卿说的那样,朗读并不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朗读属于每一个人。同样,将美妙的诗词运用到生活中也并不只是学生的事、诗人的事,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
  2.濮存昕通过阅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深深地引起了内心的共鸣,宗月大师是最早的点燃了老舍心中那盏善的灯火的那个人,而对于濮存昕来说,荣大夫是第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濮存昕小时候曾经患过小儿麻痹症,这导致他无法像其他正常的孩子那样走路,还被同学们戏称为‘濮瘸子’,他很无望很自卑地生活着,直到荣大夫治好了他的腿,让他能够正常走路,开启了他新世界的大门。老舍小时候家里穷困潦倒,他母亲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实在无力负担这‘昂贵’的学费,老舍对于母亲的极力反对,是不敢奢望上学的。而当他父母的富朋友说要供他读书时,他是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的。“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这是老舍对于能够上学的喜悦,我想,濮存昕当时读到这句时,内心回应他的应该也是腿被治好的那一刻的欣喜吧。
  3.周小林和殷洁用诗歌表达对对方的爱,殷洁女士说“我们这几十年来一直玩着一个小游戏,互相给对方写一些书信,写一些小小的打油诗送给对方”。为彼此写情书成为了他们的生活常态。夫妻俩朗读着《朱生豪情书》中节选的片段,“我一天一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情地爱你”。是啊,用诗歌表达对对方的爱这多么的美好。朱生豪用了十年的时间给宋清如写了大量的情诗,真率的语言,直白的表达,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无法掩盖他的赤子之心。他写给宋清如的情诗直到现在还在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让朗读者们可以通过字间的真情重温那段世纪之恋。周小林从诗歌中得到了启发,创作了一本家庭文集,来表达对妻子的爱恋。通过一首首真挚的情诗分享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董卿也用沈从文的一句简单的情话朗读给他们听,“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以表对他们的爱情真心的祝福。
  4.林徽因在徐志摩意外死亡后去到他的故乡,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只有人不见,触景生情写下了《别丢掉》。许渊冲老先生感受到诗中的深情便把《别丢掉》翻译成了英文版。许老先生说我们可以从诗歌中发现美,然后创造美。
  二、运用之“选择”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说过:“人生就是这样,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抱着希望活下去是安迪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原来可以用这么多生动的话语来表达。
  2.《钢的琴》中陈桂林的人物角色塑造了一个执着的人物形象,他用他的经历演绎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那句话,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海明威创作了《老人与海》这样的惊世佳作,其实故事里的老人象征着生活中一切无名的弱小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迸发出的强大的力量。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刘禹锡穷其一生的选择,他淡泊名利不爱慕虚荣,他为他所拥有的才思而感到快乐和满足。并不是需要多么富足的物质生活才能凸显我们的充实,真正的充实应该是满腹经纶带来的内心安宁。《陋室铭》是我们学生时代必背的一首词,但那时,可能年纪还太小,经历得太少。我们没法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震撼,而仅仅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背诵。如今,时过境迁,细细回味这一字一句时才真正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内心深处的震撼。
  三、运用之告别
  1.告别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有的时候,告别的话说不出口,只有静静写下,看到时早已潸然泪下。海子这样写道“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每個人都会有那样一段青葱岁月,也必定会向它挥手道别。杨绛先生这样写道“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告别亦可以是对自己的告别,告别岁月的短暂,告别生命的旅程。
  2.诗歌鉴赏的技巧我们不应该仅仅运用在解答试题上,不如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每当我们的感情受到触动时,可以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所思所想,亦或者是细细品味诗书中的动情之处,引荐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总结:
  每个人都可以是朗读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当你不知如何抒发内心感受时,你大可多阅读些诗书,书里总有你想要的,总是会让两颗灵魂相互碰撞产生感情的共鸣。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很对的,书中的一字一句如果你细细品鉴,你总能发现与你生活相契合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老舍,《宗月大师》.
  [2]刘禹锡,《陋室铭》.
  [3]海明威,《老人与海》.
  [4]杨绛,《我们仨》.
其他文献
光催化技术因其在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光催化材料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具有成本低、高效、不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偶联剂KH-560对伊利石进行改性,制得CTAB改性伊利石、偶联剂KH-560改性伊利石。用聚醚醚酮粉末分别与未改性伊利石、CTAB改性伊利石、KH-560改性伊利石混合制得3种粉末涂料。采用静电喷涂的方式将粉末涂料喷涂到不锈钢基材表面,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加热熔融、固化、冷却制得复合涂层。用红外光谱、热失重等表征伊利石改性效果;用扫描电镜表征聚醚醚酮粉末分别与未改性、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TV)是自然界中已知的最稳定的蛋白质之一。它能在高温、极端的pH、变性剂等存在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生物活性。这种具有特殊稳定性的STV可以与生物素特
芳酮的结构常见于各种功能结构分子和天然产物,而且是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重要的前体。传统合成芳酮采用的方法是Friedel-Crafts芳香化合物酰化反应,该反应存在很多缺点,例如:不稳定的反应状态,不可调节的区域控制,低的底物范围,并释放出大量的废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注是通过过渡金属催化芳基硼酸合成芳基酮。最近,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已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功能合成区域选择性芳香酮。这种方法在反应条件,
本文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二氢异噁唑杂环化合物。以芳香醛为起始原料,经加成消除、氯化和1,3-偶极环加成三步反应合成3,5-二取代二氢异噁唑。首先,芳香醛与盐酸羟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芳香醛肟;然后,合成出的芳香醛肟经N-氯代琥珀酰亚胺(NCS)氯化合成了氯化苯甲醛肟、氯化4-甲基苯甲醛肟、氯化4-甲氧基苯甲醛肟、氯化3,4-亚甲基二氧苯甲醛肟、氯化4-氯苯甲醛肟、氯化3-氯苯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已成为化学和材料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分子识别、磁性材料、新型传感器、超导材料、生物活性等诸多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1,8-萘二甲酸配体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因为它的两个羧基可以是完全或部分去质子化,以形成多个配位点,从而为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1,8-萘二甲酸的刚性的萘环的大共轭体系可通过π-π堆积相互作用为DNA提供潜在的超分子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