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验前动脑后反思的习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参加了一次观摩课,课题是自编教学内容《四季的成因》,用的是六下的学生。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阳光照射角度不同会对受光地面带来温度上的差异,从而理解四季形成的直接原因,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用地球仪代替地球,用蜡烛代替太阳,让地球围绕给定轨道公转,并在轨道固定位置点A、B、C、D(分别代表着地球北半球在夏、秋、冬、春四季所处的位置)上重点观察阳光对地球北半球的照射情况(以南京为观察对象,用一根小吸管垂直粘贴作为标记),以此来推想四季形成的原因。实验是这样展开的:
  1.观察三球仪的运动(师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了地球既自转又公转,复习了自转与公转的知识,如:方向,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时身体总是倾斜的,北极一端的地轴总是指向固定的方向。
  2.猜一猜: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和生活经验猜想,教师择要板书,并以简笔画方式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阳光直射、斜射、更斜射三种状况及由此引起的受光面温度情况:高、中、低。
  3.展示模拟实验器材:地球仪,蜡烛,公转轨道图,观察记录单等,明确探究任务。
  4.再次观察三球仪的运动,思考:怎样实验?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对实验方法及步骤未引导学生探讨,只是结合实物和学生共同讨论了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共三点:①公转的方向;②观察时要让北半球的观察点(即南京)始终面向太阳;③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固定的方向。除第一点外后两点均由教师指出。
  5.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教师深入到三个小组参与实验,给予指导。
  6.组织学生汇报。
  找了两组代表,第一组的发现与规律完全一致,第二组在C点的观察发现不符合一般规律。统计发现9个小组,仅5个组的发现与一般规律完全一致(其中包括教师巡视过程中指导过的3个组)。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对记录单中的问题:“我们认为,四季的形成与 有关”未做讨论,只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一组的结论发现:与地球自转、公转都有关,与地球转时歪着身体也有关。
  7.总结四季形成的真正原因(教师借助课件讲解)
  从上述情况看,本课的实验探究无疑是不成功的。反思探究设计及教学过程,失败的关键恐怕在于学生实验探究前后思维含量的缺乏。
  一、动手前要引导学生先动脑
  学生动手前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做什么?即要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和任务。2、怎么做?即要明确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对难度较大的实验还应让学生清楚:做时要注意什么?即解决操作细节中的科学性问题。这些基本已成科学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动脑问题不少。许多教师对学生学情研究不够,往往从教师教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历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来把握这两个问题,设计探究的思路和指导的重点。如本课例中教师演示三球仪的运动同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怎样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在实际的交流中只强调了第二个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小组并不知道如何正确移动地球仪,更忘记了实验中要保持地轴方向不变,直接的结果就是观察到的现象与正常情况不符。强调过的操作要点为什么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学生对所谓的要点并未真正领悟。如“地轴方向不变”,具体到“究竟向着哪个方向?”“怎样保持不变?”学生并不清楚。学生对操作的具体过程尚未在头脑中留下清晰表象,那么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控制自然也就不能自如了。教师忽略了实验方法和步骤的交代,源于教师对学生一个错误的学情判断:学生两次观察了三球仪的运动,对实验方法和步骤不会有问题。殊不知,教师动手操作三球仪与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在操作方式及程序上有很大的区别。操作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尚不清楚,学生拿到实验器材除了无所适从,只有随意摆弄了,正确观察,记录,比较发现规律也就无从实现了,所以引导学生动脑,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深入思考。如果我在实验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这个实验怎么做?做时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边讨论边用手头的器材尝试一下,再集中交流,最后教师再重点演示,把方法和要点交代清楚,可能操作的效果会好得多。
  二、动手后要组织学生深入反思
  探究的结果无非有两种情况:成功或失败。我们追求探究的质量,当然希望实验一次成功。实验成功了,可以及时组织学生研讨:“你们发现了什么?”但失败有时也是难免的,特别像《四季的成因》一课出现了大范围的探究问题,怎么办?回避问题绝不是好办法。失败的探究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应该合理把握充分开发利用。可以让探究失败的同学回顾一下实验过程 ,在生生交流中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体验可能更深,收获到的可能更多。《四季的成因》一课,当教师发现只有四个小组与第一小组的情况一致并符合一般规律后,虽及时展示了第二组的实验观察记录,并对比出了两组的不同之处,却由于时间的因素,没有引导学生回顾过程(哪怕让第二小组仅就C点的观察情况做一介绍),而直接由教师结合课件演示,总结了四季形成的真正原因。使与第二组情况类似的三个小组学生失去了自我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机会,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四季的成因不得而知,但教师重结论的痕迹是明显的,在忙于走过程的意识驱使下,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智慧可以发生在指尖上,嘴巴上,热热闹闹的探究本身没有错,而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学生头脑内部,让学生养成动手前会动脑,动手后勤反思的习惯,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增加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了吗?
  【作者单位: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常乐乐听邻居大姐姐讲过,一年级挺没意思的,都是讲在幼儿园就知道的东西,还天天到操场上练习排队。  常乐乐觉得大姐姐讲的一点也没错,比如苏老师老是让大家数1、2、3、4、5……大家差点就要喊出“上山打老虎”了。  不过,今天苏老师讲的故事,常乐乐倒是觉得挺好玩的。  苏老师说,小动物们似乎也知道3,如果鸟妈妈有4个蛋(dàn),被人偷(tōu)走了1个,还剩(shèng)下3个,它不会发现;但如果再
暑期里有幸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本书。作者雷夫老师用他卓越的教育才能,为孩子们在贫民窟的教室里营造了一个个快乐的天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也充分向我们解答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中西文化各异,教育形式存在不同,但是我仍然被书中的一个个朴实的事例所感染和激励,被他的每一句话语所打动。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正确认识失败  在读第八章“火箭人”中,雷夫
艺术是发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部分,泥塑活动除了能提升幼儿感受美、表达美、欣赏美的能力外,由于其操作材料本身的特性,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具有独特的价值。泥本身具有湿润柔软和多变的特点,更能刺激幼儿手部触觉感受,而且能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与在平面上呈现的绘画方式相比,泥塑的表达方式更易于幼儿来操作和表达,对幼儿空间想象思维、空间造型和艺术创作力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泥本身具有的
出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肝脏是人体的“巨型化工厂”,对人体气血、水的輸送,机体的排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肝脏病变容易累及其他脏腑。本书从中医的角度解释肝脏的重要性,描述肝脏出问题的预警信号,对五种常见肝脏疾病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居家调养、心理调适、运动保健、穴位按摩、日常饮食等简便实用的养肝、护肝方法。  内容节选:  呵护好你的“心肝宝贝”  中医讲,肝是
亲爱的读者:  您到过井冈山吗?去过黄洋界吗?看过《井冈山旅游指南》吗?色泽亮丽,又红又大的圆形果实,每到成熟上市时节,井冈山各大景区,尤其是黄洋界都可看到许多游客争相购买,品尝其果的情景。著名的朱毛井冈会师桥头,每当清晨就会有人来车往,人山人海进行李果交易的热闹场面,那就是著名的井冈特产——宁冈芙蓉李。中央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堪称“芙蓉之果,李中之王。”  宁冈芙蓉李以其“特优珍奇大”列为国家星
三子黑豆汤的做法:准备黑豆30克,用水泡软,桑葚、女贞子、枸杞子各3克,一起放入砂锅,加1000毫升水,煮至豆熟后吃豆喝汤。每日1剂,连续服用两周可以缓解飞蚊症。  飞蚊症是由于眼球玻璃体变性引起的,其表现为眼前出现黑点,并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引起眼睛飞蚊症的原因有许多。中医认为,飞蚊症是由肝肾亏损所致,该方中的桑葚、女贞子、枸杞子和黑豆,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对缓解飞蚊症有
鲜花,  点燃了春天的微笑;  浪花,  点燃了大海的微笑;  月亮,  点燃了夜空的微笑;  焰火,  点燃了节日的微笑;  孩子的第一声妈妈,  点燃了全家幸福的微笑。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所以老师们往往会因更换不同的主题,更换区域材料及情景而应接不暇、疲于不断撤除、增加、更换。如何充分发掘、利用区域活动材料的潜在价值,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更有生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提供材料多用化  材料是幼儿游戏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编者按:随着农村强壮劳动力大量外出,有限的良田得以大规模地流转,但也留下一些被边缘化的低产田、废弃田,终年杂草丛生,常年积水。据不完全统计,农村耕地有10%左右的此类被边缘化的土地,如何利用被边缘化的耕地资源和农村边缘劳动力(55~70岁的男性)资源,寻找一条变弃为宝的养殖之路。为此,编辑特选了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一种利用农村中被边缘化的一些农业耕地和废弃池塘,结合水产养殖技术,进行
宜阳是水,我是鱼,可这如鱼得水的生活,却被我的一次摔(shuāi)伤打破了!  上石膏(gāo)!一条腿(tuǐ)禁(jìn)止下地21天!  我的“一条腿生活”开始了!不过,我发现“一条腿”带来的幸福可不止一点点。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可是我如今的真实写照呀!在家里,衣裤有人穿,牙膏有人挤,洗澡有人搓(cuō)……在家里的我真的好幸福呀!  在学校,我的幸福和“福利”就更多啦!  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