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薛兄若琳同志

来源 :中国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d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兄若琳,在千里之外的牡丹江,骤然驾鹤西去,未及送行,悲情难抑,今借《中国戏剧》贵刊一席,略寄哀思.rn若琳同志是当今我国菊苑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活动家,他刻苦攻读,勤奋著述,工作数十年,在戏曲志·史编著、理论研究、作品评析与组织联络服务工作中之业绩深为界内同仁赞许.他为人朴厚谦和,广结善缘,屡闻交誉之口碑.
其他文献
戏曲电影《安娥》以大跨度、横断面的结构方式,用细腻、抒情的笔法,描述了石家庄人安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了追求自由、独立,体现人生价值,经历了迂回曲折的人生历程,展现了那个时代涌现出来的杰出女性在民族存亡之际,担当起抗日救亡的历史责任.
评剧电影《安娥》的拍摄和首映是非常成功的.rn可以说,我是见证了《安娥》从评剧到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在七八年前,河北省剧协驻会副主席贾吉庆与石家庄评剧团的裴团长、编剧刘兴会和淑梅一起来到中国剧协,商量《安娥》剧目的创作,我当时就觉得选题非常精彩.不只是说安娥是石家庄人,安娥本身也是中国剧协的前辈田汉的夫人,她更是20世纪革命年代著名的词作家、革命家,在中国现代史上是非常有地位的,也是非常值得写的.石家庄评剧团将这一重要人物搬上舞台,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领衔主演,成功率会很高.这是当时我的预判,结果也
期刊
戏剧,大概是非到剧院去欣赏不可的.用现代影像技术复制戏剧,试图让古老的戏剧艺术插上现代技术的翅膀,更加广泛地传播,想法虽好,但效果不佳.因此,我有过很极端的观点是现代影像技术把戏剧给毁了.我有过多次经验,通过看影像资料去触摸一部戏剧作品,往往和在舞台下面观赏,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我极少看电视台播的戏曲,因为不想倒了自己的胃口.
期刊
值君秋大师百年华诞赏鉴京剧张派诸多话题,尤其是“十旦九张”对京剧继承与发展形成的关于“舍我其谁”的生命绽放与时代领跑,不仅为致敬大师毕生之功业,也为感怀大师生前身后继往开来“国粹中国”之风光无限的先贤与后生.
期刊
老师对我总是格外偏爱一些,就像她时常说起的一句话,仰萍总是平顺的.从22岁第一次见老师,我跟随老师已经整整37年了.老师是最了解我的人,她知道我的性格就是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其实,我在艺术上的积累和成绩,无一不是在老师的守护下取得的,没有老师,就没有我在越剧艺术道路上的鲜花与坦途.
期刊
近年来,黄定山导演的歌剧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多部优秀剧作在全国各地上演,广受关注与好评.从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复排,到原创歌剧《天下黄河》《导弹司令》《马向阳下乡记》《二泉》《彝红》《银杏树下》《陈家大屋》《英·雄》《沂蒙山》《红船》等,短短几年时间,黄定山导演的一部部大型歌剧在多地上演.在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中,仅黄定山导演的创作作品就有4部、复排作品有2部.他的创作不仅复演率高、好评率高,而且关注度高、传播率广.仔细
2021年9月7日,第17届中国戏剧节部分入选剧目提升研讨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开幕,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陈瑶,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赵晓刚,浙江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谢丽泓及部分戏剧界专家出席开幕式.会议由崔伟秘书长主持.
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和艳萍相识已经26年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差不多是前后脚到郑州市豫剧团工作的,在一起共事做过6年的同事,应该说对她非常熟悉.但有时又感觉她非常陌生,因为她常常在悄然无声中有超乎你想象、预判的行动和作为.特别是我们分开的这些年,很少见面,每有她的消息传来,总会刷新你对她的认识.昨晚(2021年6月4日),坐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张艳萍和记忆中的那个她不断交替着在脑海中闪现,使我产生一种亦真亦幻的恍惚感,那种熟悉的陌生感便更加强烈.伴随着这种感觉,一个问题也在我脑
期刊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有这样的共识,与2001年出现的一个提法有关,那就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年的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宣布第一批入选“代表作”的名单,昆曲成为19个项目
浙江婺剧团成立于1956年,2011年在国有文艺院团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划转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合并了原金华市婺剧团等单位,更名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婺”).改制10年来,浙婺不断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创作演出、自身运营等方面,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形成了与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新型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成功样本.rn浙婺的改革发展,很好地回答了国有文艺院团,特别是国有戏曲院团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多个重要问题,如戏曲院团如何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如何解决戏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