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装载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PLC/PRF/5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直接共同孵育"合成装载阿霉素的细胞外囊泡,即载药囊泡,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动态光散射仪测定粒径,蛋白免疫印迹技术鉴定CD 63、HSP 70及TSG 101的表达,液相-质谱联用仪计算载药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模拟体内载药囊泡的药物缓释,采用PKH67染色观察细胞对载药囊泡的摄取,采用MTS实验和流式
【机 构】
: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疾病研究所 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疾病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装载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PLC/PRF/5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以"直接共同孵育"合成装载阿霉素的细胞外囊泡,即载药囊泡,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动态光散射仪测定粒径,蛋白免疫印迹技术鉴定CD 63、HSP 70及TSG 101的表达,液相-质谱联用仪计算载药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模拟体内载药囊泡的药物缓释,采用PKH67染色观察细胞对载药囊泡的摄取,采用MTS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载药囊泡对人肝癌细胞PLC/PRF/5增殖及凋亡影响。
结果载药囊泡在透射电镜下呈大小不一的椭圆样双层膜结构;动态光散射仪观察直径为(115.9±5.2)nm;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表达CD 63、HSP 70及TSG 101;载药囊泡包封率为0.77%;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囊泡能缓慢释放药物;PKH67示踪实验显示16小时内肝癌细胞能够摄取载药囊泡;MTS实验结果显示,经载药囊泡处理72小时后,肝癌细胞PLC/PRF/5的活性为(54.9±3.2)%,显著低于阿霉素组的(77.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载药囊泡组处理48小时后细胞凋亡率为(47.9±7.0)%,高于阿霉素组的(3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载药囊泡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其他文献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参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种靶蛋白。LGI1抗体相关脑炎常见症状为癫痫、认知功能障碍,但少见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起病者。报道1例以多汗、体位性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以自主神经障碍起病的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治疗,改善临床预后。
中晚期肝癌手术风险大,预后差。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术前新辅助及转化治疗或将改变肝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模式。本文报道1例累及肝后腔静脉的左肝巨大肝细胞肝癌,经过术前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及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两次局部血管栓塞治疗后,成功开展了根治性扩大左半肝切除的病例。
目的探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连续收治的78例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病原谱,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57.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男性(OR=7.765,95% CI=1.895~3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9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肿块的不同大体形态、有无结石及肿块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块型患者罹患肝内胆管结石的比例明显低于浸润型及管内生长型患者,且其预后好于浸润型及管内生长型患者(均P<0.05);浸润型与管内生长型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
目的通过制造小鼠胆管远端狭窄而近端扩张,建立一种新的胆管缺损与修复研究模型。方法首先构建胆管狭窄模型小鼠并与假手术和胆管完全梗阻(BDL)小鼠比较,检测体重、胆道和肝功变化情况;然后进行胆管缺损与修补,并检测血清生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建模术后14天,BDL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胆管狭窄组无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胆管狭窄组与BDL组的胆管与胆囊均显著扩张,但二者的直
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起源于消化系统和呼吸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可与原发部位的恶性肿瘤同时发生,形成复合性混合癌。原发于十二指肠乳头的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仅见4例报道。本文回顾了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十二指肠乳头MANEC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该病特点。
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二芳基丙腈(DNP)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大鼠肠系膜动脉(MA)反应性和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阐述DNP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内脏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并采用四氯化碳注射创建肝硬化PHT模型。分组干预后检测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MA血管反应性,并检测各组大鼠MA中ERβ、Rho激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受体脱敏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残余感染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观察组)实施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清创引流术。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清创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BBE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因23例,恶性病因10例;15例狭窄位于肝门部,18例狭窄位于肝门外。所有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或增强MRI或增强CT中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胆总管腺肌症是一种胆总管良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术前诊断率不高,多于术后病理中确诊。如果术前影像学资料能证实本病,可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避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种创伤巨大的手术做为唯一治疗手段。本文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做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