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研究——基于2498条先进制造业招聘信息的分析

来源 :中国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过程中急需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借助Nvivo11软件,以先进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498条招聘信息进行编码分析,以期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研究结果发现:其一,企业普遍关注人才的工作经验;其二,本科学历毕业生更受企业的青睐;其三,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受企业重视;其四,不同岗位类别的职业能力需求存在差异。据此,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予以启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课程结构切入,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跨学科课程着手,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核心素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互联网 ”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 ”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政策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需求导向,形成职业院校教师研修共同体;环境交互,搭建高效的线上教育服务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教育;教师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戴海容(1980- ),男,
[摘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牢人力资源基础和释放内需潜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以凸显类型教育特色、构筑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多维融合发展、提高办学开放水平为逻辑主线。同时
[基金项目]本文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019年度课题“面向新时代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联动开发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ETT/SRP2019-0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20-07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扩招后安徽省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zdjg17,项目主持人:吴一鸣)和2017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诊改工作机制建设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jyxm0699,项目主持人:吴何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趋于智能化,而编程是智能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编程能力逐渐成为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技能之一.在信息化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背景下,智慧教室是变革教学模式、实现深度互动的应然之选.鉴于传统教室在课堂互动实践中存在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深度不够等困境,文章在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27-08  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公共实训基地在培养和建设我国技能人才队伍方面發挥了重要功能。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多方筹集资金,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度普及,以移动设备为施教载体和施教工具的创新型分层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受到小学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教学改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快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经济学、医学等领域的不断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剂.这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急
新时期积极推进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既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还面临参与培训的意识不强、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培训基础能力薄弱等发展困境。基于此,未来还应当进一步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训体系和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强化面向重点群体的培训工作,发挥优秀技能培训项目和人才的示范效应,为全民投身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