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学生继承和弘扬烈士精神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67-01
  承前为了启后,继往才能开来。继承和弘扬烈士精神、宣传烈士的英雄事迹、献身精神和高尚品质,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是秉承烈士遗志、筑牢中学生精神支柱,升华其境界、净化其心灵的迫切需要,烈士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精神成为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烈士汇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互助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矢志奋斗、英勇牺牲。烈士爱祖国、爱人民,心里装着祖国、装着人民,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自己的付出和牺牲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人民幸福。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在无数烈士的付出和奉献中,不断进步,坚定地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是不可磨灭的烈士精神,而这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无畏、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创业拼搏、忠诚奉献、清贫艰辛、敢于牺牲、勇于献身的烈士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认知和态度,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烈士精神都彰显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光阴流转、时代变迁。但烈士们那种广阔的共产主义情怀、那种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那种忠诚党和人民的钢铁般意志、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那种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那种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那种志存高远信念如山的崇高理想、那种无私忘我的牺牲精神,却依然可以穿越岁月烟尘、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是千金难求的精神财富,是中学生成长、成熟的极好的营养,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灯塔,是中学生值得永远学习向往的典范。
  在中学生中要大力传颂烈士的英雄事迹,用烈士的精神品质,引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强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人的公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中学生入团的重要时机、当地重要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组织中学生参观瞻仰烈士纪念设施、烈士遗物,满怀深情地集體宣誓,充分运用专题展览、报告会、阅读丰富的图文资料,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开展主题讨论,积极开发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学习烈士事迹、烈士日记、诗文,请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老党员和烈士后人为中学生讲授烈士生平、英雄事迹、英雄壮举和精神内涵,优化情感体验过程,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纪念烈士活动、弘扬和继承烈士精神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和中学生文化活动之中,教育中学生感恩思源,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感恩、爱党、爱国、永远跟党走的深刻情感,增强中学生道德学习能力,帮助中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在烈士纪念设施处组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服务,培养义务劳动意识,为烈属送温暖、献爱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烈士们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教育中学生珍惜幸福和谐生活,任何时候都要铭记烈士的功绩,继承和弘扬烈士的精神,增进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烈士高尚道德在中学生中的正确导向作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中学生生活在浸透了烈士热血的国土上,英雄的业绩将永远值得后人缅怀,英雄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自强不息,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发扬光荣传统、脚踏实地、砥砺奋斗精神,创造出无愧于烈士的时代伟业。英烈功勋炳史册,烈士精神烛照未来,中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中学生勤奋学习是对烈士最大的安慰。古语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肩负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中学生只有用烈士精神不断鼓舞自己,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用学习的力量提升自我,才能不断开拓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中学生肩负的是祖国的未来,要把个人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不断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成才,随时准备着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中学生践行烈士的奉献精神,引导中学生懂得--奉献,就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凝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挺身而出,就是不计个人得失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用心做好每一份工作。
  继承和弘扬烈士精神,向烈士那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人民幸福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继承和弘扬烈士精神,就要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自觉做烈士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最美的中国人"。
其他文献
摘要:在艺术设计过程中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作性思维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出来。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7-01  引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必
期刊
摘要:本文在阐述多感官教学法概念的基础上从中职学生的学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多感官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习方式的安排等教学活动中,如何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感官教学;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8-01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倡导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要求高考功能的转换,从精英教育阶段的选拔性考试转向大众化阶段的适应性考试。高考功能的有效转换需要精英主义教育观念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新观念;高考内容从注重已有知识技能考查转向侧重个体发展潜力的前瞻性测试;高考录取模式从高校对考生单向筛选转向市场机制下的双向选择;高考改革困境解决从国情使然的片面归因转向立法基础上的各司其职及自律能力的培养;高考管理方式从教育行
期刊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呢?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教之有道。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9-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
期刊
摘要: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各门专业课课程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型课程,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关键所在,但是往往容易被学生们忽视,导致学生们没有学好该课程。该文章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提高数学课堂建设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50-02  数学是什么?在许多老师认为,传统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市场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停留在基础层次的居多,但是高素质人才是极度缺乏的,针对这种发展趋势,高校应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以满足市场的客观需求,本文就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关论述,并且给出一定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
期刊
摘要: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教科书的编写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插图作为教材有机的组成部分,与文字配合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还有不少插图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照片、漫画形式,这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促进,教师教学时如能恰当利用,则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插图;兴趣;实验; 概念;思维;态度;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6-02  1 前言  Internet的迅速發展使得web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从而引发了一场Web技术的革命。Web已不再仅仅是超媒体信息的浏览工具,它正逐步成为人们事务处理的通用前端。在分布式环境中,异构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一个典型的分布环境包括有大型主机、UNIX工作站和PC机,各种机器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文字知识及其应用的掌握,还应该注重相关的情感教育以及价值教育内容的渗透。而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尤其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出发,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引导其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本文以《我的母亲》为例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及其价值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职语文;教育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
期刊
摘要:十余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完整的语文教学工作,不是古人所谓的识文断字,也不是今天进行筛选的正误判断,它应该是以自身具有的人文内涵,肩负起精神建构的使命。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精神涵养,更多的教给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善。而这一切正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导向作用得以发挥的表现。  关键词:中职语文;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