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IGF-I基因cDNA的克隆、分析与原核表达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GenBank中读取鸡、鸭、鹌鹑、火鸡等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设计引物,运用RT-PCR法从五龙鹅的总RNA中克隆了IGF-I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662932).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五龙鹅JGF-I基因的编码区长462 bp,与鸭和鸡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8.1%;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鸭、鸡及其他动物的进化关系;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有3个α-螺旋组成.克隆鹅IGF-I基因表达序列,然后连接到pET-32a载体上进行原核表达.经SDS-PAGE分析发现原核表达产物约为28 ku的融合蛋白,Western杂交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为目的蛋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脑部损害的作用.方法 将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感染组每鼠腹腔感染1×107/m
目的 研究夜间长时间血液透析( INHD)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INHD,3次/周,7.5 h/次.选取同期常规透析(3次/周,4 h/次)患者35例作为对照
目的 探讨移植小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规律,以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5例小肠移植受者术后324个肠黏膜活检样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目的 探讨饮食提示卡在食管癌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
目的 筛选慢性砷暴露人群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为寻找慢性砷暴露和砷中毒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 在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村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冬季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应用安全而有效的疫苗是控制重症腹泻的首要措施.对当地A组轮状病毒流行株的主要中和抗原VP7的
以2,3,5,6-四氟苯甲酸为原料,经过酰氯制得酰胺后,再经霍夫曼降解制得2,3,5,6-四氟苯胺,总收率76.5%,产品含量98%,是一条有望工业化的合成路线。 2,3,5,6-tetrafluorobenzoi
目的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M235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1 type 1 receptor,AGTR1)基因A1166C、醛固酮合酶(aldosterone synthase, CYP 11 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artery athero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运动预适应(EP)中对大鼠心肌相对缺血/再灌注(rI/R)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N)、相对缺血/再灌注
为了给中国西南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以及杂种优势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2005~2006年西南地区参加国家小麦区试及预试的33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