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资料的搜集,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愿望、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元评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信息技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助力作用。
  一、信息技术助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资料的搜集
  “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之一,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搞高他们搜集信息、辨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对于实际生活的一些富有价值材料的搜集,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有些“现象”与“镜头”又是难能可贵的,甚至是稍纵即逝、可遇而不求的。
  二、信息技术助力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愿望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键,同时为教师的实施提供最大便利也能提升教师开发的愿望。我校除了常规的培训交流外,让教师们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本领,综合处理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图形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加大授课容量,赋单调的教学内容以声、形、影、色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凸显重点,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量。这样,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外,学校也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进行盘点整理,建成资源库供老师们选择利用。同时,教育局的局域网也建立了资源库,教师可以随时登陆查找相关资源并加以利用,有了这样的便利,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愿望大大提高了。
  三、信息技术助力提升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令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接受学”为“协作学”,激发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任意地学习、研究,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进行对话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交流工具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与辩论、结成伙伴、竞争等形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有时甚至是家长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
  四、信息技术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多元方式。”因此,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社会力量。为此,学校在校园网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版块,方便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之间、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家长的参与,参与者可以通过上网浏览相关的资料,对被评价者每一次主题活动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而学生个体则可随时进入网站进行查询和了解,以便修正今后活动中的言行,开展网上交流以达到再学习的目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价值判断。
  五、信息技术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持续发展
  首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另外,我们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对课程资源进行储备和管理。课程资源库既相对稳定,又动态更新:实现课程资源的“新陈代谢”,实现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常态化建设,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后续利用将更加有好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后续利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持续利用,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更有利于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为学生进行走向、参与活动生活开辟空间。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助推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得力助手,信息技术将极大的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的开发利用及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近期,我给学生做了一份关于学习英语兴趣的调查问卷,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太感兴趣,即使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兴奋点也不高。不过,学生的向师性比例较大,说明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教师的个人魅力是相当重要的。而学生都很喜欢玩电脑,结合这个实际情况,我尝试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一、更新教与学的观念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
数学是一门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且在各行各业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职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的时期,要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就需要考虑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考虑学生就业方向,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教授相应的知识。为此,需要在国家统编教材使用的过程中,配合校本教材,设计更恰当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升。那么,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注意哪
期刊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
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升上高中,面对逻辑性强、知识跨度大、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的高中数学,特别是立刻接触到的集合术语、逻辑运算术语、函数术语等,并要求能自如地把这些符号语言转化、理解并运用,往往是混乱、迷茫、惧怕,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特别是担任高一数学教学的教师,如何引导高一的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并愿意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所以,在高一数学中,笔者
情景设置教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情景  Flash动画创设情景。在《近视及其预防》的教学中,笔者先用一个“考考眼力”的Flash游戏创设情景。这个游戏画面首先呈现出四个蜗牛,接着指定一个蜗牛,然后不断转换位置,最后停下来让学生猜到底原来指定的蜗牛是哪一个。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好奇心理和丰富的联想
人性要回归自然,教育应回归本源。我所在的龙城第二小学是龙门县城一所旧城区老校,学校一直以来注重真、善、美的教育,开展民间传统绘画艺术龙门农民画教学有一定的基础,结合当今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确立了和美教育绘就多彩童年的办学理念,同时开展了“和美教育”课题研究,从和美教师队伍建设、和美课堂构建及学生和美发展等方面将办学理念落到实处。  一、和美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教育因“和”而“美”。和谐的教
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文化底蕴与文学内涵的分量加大,新课标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要求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歌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一、音韵之美,抑扬顿挫  吟诵古诗词得讲究声音的抑扬艺术。任何出色的、成功的吟诵,其音调的抑扬总是得当而动听的。吟诵时凡抑扬得当的,节奏就鲜明,旋律就优美动听;反之,吟诵时凡抑扬失当的,声音就或杂乱,或
形成性评价是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为目的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近三年来,我在任教班级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平时的测验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做法。在本学年的一节初三年级英语写作课中,笔者尝试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准备工作  在初一新接手该班
高中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观念,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实施怎样的教学过程,这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  一、注重诗词鉴赏的审美过程,避免工具理性支配教学  诗词教学本身是一个重感性体悟的审美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理解、分析和评判的理性思考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功利性的目的支配课堂教学。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