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seeker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4 -01
  
  一、语文课堂中提问的低效现像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老师针对教材、学生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感受教材,领悟知识,进行能力训练。然而,也有不少课堂,“问题”提了不少,(但思维价值不高),学生只是在较浅的层面上做应答,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效益非常低下,出现了不少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简单。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对学生只是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提问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学生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生厌。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不能分散学生对中心的注意力。语言要准确、简洁、明白,不能产生歧义,要从课堂的整体上把握,设问要注意逻辑和层次的关联,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积累效应。
  有效提问要有内在的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必须对学生具有潜在的选择意义,是学生“跳一跳”就力所能及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既要钻研教材,又要把握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足文章。
  有效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学生对提问的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提问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辨析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层次上碰撞,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欢迎学生大胆质疑和发表创见。老师要从学生错误和片面的意见中找出合理的成分,并中肯地分析错误原因,这样做非常有益于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乐于与老师合作。
  三、语文课堂中问题应该如何设计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了解、掌握学生的认识水平,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学生容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展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按照不同标准,灵活变通。
  四、语文课堂提问的导向作用
  问题的提出必须体现科学的思想方法, 具体的知识可以忘,但体现学科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不能忘。能否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培养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体现在语文学科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上。因此,学科能力的培养必须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感悟,掌握学科思想方法。让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通过问题的辨析、反思、碰撞达到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深化,从而最终达到对知识正确的掌握。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艺术,教师适时适度并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必然会推动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够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其他文献
新课标语文教材中的《史记选读》是一本好教材,旨在通过较大的阅读量,使学生既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又提高古汉语阅读能力。但因为新课标语文教材的整体偏重于人文性,所以《史记选读》不可能对语言知识有详尽的讲解和细致的研磨,需要执教者在讲授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此做有的放矢的渗透和落实。辅以适度的应试训练是必需的。以下的习题设计就是试图提供几个具体示例,管中窥豹,抛砖引玉。    示例一、(15分)  阅
许多学生在做高考阅读理解题时,往往只注重阅读材料的表层意义,很少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挖掘其主题意义,其结果必然会导致阅读的失误: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在脑海中只是昙花一现,对所阅读的文章仅仅是凭自己的表层印象去判断,而没有归结到阅读的真谛—领悟上去;个人的情感很少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阅读时只注重文字的表象,缺乏对事物个人情感的流露、人生的感悟;不能从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领悟到哪些是知识的摄取,哪些是信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能使人忘却烦恼,静下心来投入其中。《柳林风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深深吸引了我。  书中的故事主要围绕四个性格各异的小动物展开:理性的河鼠,总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温和的鼹鼠,特别善解人意,喜欢新生物;张扬的蛤蟆,喜欢冒险,却也爱慕虚荣;老成持重的獾,处乱不惊,是伙伴们的领袖。  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獾先生,因为他比较稳重,遇到事情很冷静。你瞧,蛤蟆的家园被白鼬
【释义】  叵:不可。测:测定。心里怀着不可测度的险恶用心,比喻害人的奸诈心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方经常混战。由于魏较强大,蜀、吴常联合攻魏。   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兵败退回北方。几年后,刘备再次与东吴孙权结成联盟,准备北上进攻曹操。曹操急忙召集手下的谋士商议对策。   谋士荀攸说:“与其坐等刘备和孙权两家打上门来,不如我们主动出击。
从前,有两个王子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长见识。出去不久,却过起了挥金如土的腐化生活,根本不想再回家了。  他们的弟弟——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矮子——出门要去寻找他的两个哥哥。当他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他们后,他们却嘲笑他,说他年轻,不懂世务,应该想办法出去游历游历,他们如此聪明,对这个世界有时也还不能应付。这样,他们三人一起踏上了游历的旅程。  他们首先遇到的是一座蚁穴。两个哥哥要把它推倒挖开,想看看那些可怜的蚂
有一次,乌鸦祭祀雅典娜,请狗来赴宴。狗对他说:“你怎么舍得花这么多钱办这毫无用处的祭祀呢?那女神不是很厌恶你,使得你的预兆一点都不灵吗?”乌鸦回答说:“正因为这样,我才给她祭祀,我知道她一向不喜欢我,總是跟我过不去,但我以祭祀与她和解。”  这是说,许多人恐惧敌人,不惜代价想与他们和解。
摘 要:笔者对部分英语高考试题中的文章标题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解题时对文章标题归纳作出正确的判断。  关键词:阅读理解;文章标题;归纳;有效判断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2  在高考阅读理解题中常常出现标题归纳题的形式,标题归纳题在英语阅读理解题中属深层理解题。它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该题型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开展自主学习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92-7711(2010)4-060 -0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音乐课大概是你们最爱上的课吧?在音乐课上可以尽情的歌唱,那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回想一下自己上过的音乐课,有没有像下面这堂音乐课这么热闹、特别的?  我有幸在费城密富林小学旁听了儿子的一堂音乐课,真是生动无比,其乐无穷。  那是一冬天的上午,大雪覆盖了街道、房顶和学校的操场,太阳露出苍白的笑脸,寒风飕飕地刮个不停。我往学校走去,睫毛上沾着冰霜,浑身冰凉,只想赶快暖和暖和。  我跟着二年级的一个班进入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星期一早晨七点半,已经有许多同学到学校了。早到学校的同学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有的检查作业,有的翻看课本,在为上午的第一节课做准备。   突然,一连串的“阿嚏、阿嚏、阿嚏”的打喷嚏声响起,扰乱了教室的宁静。阿丁一看,原来是雯雯在打喷嚏。雯雯看起来没精打采的,还流着鼻涕,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哈哈,雯雯,你感冒了!